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元人杂剧里的唱词,在音乐上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叶“宫调”,唱“套曲”。王实甫《西厢记》的语言,严格按照这种要求,显出了音乐美。李渔说:“吾于古曲之中取其全本不懈,多瑜鲜瑕者,唯《西厢》能之。”元杂剧号称六宫十一调,但实际用起来,只有五宫四调,即黄钟宫、正宫、南吕、  相似文献   
2.
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表达上,充满着诗意美。其语言艺术乃是一个“多样的统一”,不论是描人写景状物言情,无不曲尽其妙;在运用典故方面,也是不同凡响,别具一格。在整个剧本中,他用了大量典故,以引起读者(或观众)广泛的联想;而且又都用得灵活自如,深入浅出,并不显得是在“掉书袋”。有的虽不包含什么故实,但却有其来源,从前人诗文中可发现其出处。例子很多,着重说明于下。  相似文献   
3.
从《戏剧界》杂志(1983年3、4月号)读了昆剧《西厢记》(从《王西厢》改编,简称改本),又从《文艺研究》(1983年第二期)读了改本作者马少波同志的《改编<西厢记>的设想与实践》(简称“设想与实践”)一文,有些看法在这里提出来,希望能得到改本作者和行家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4.
王实甫的《西厢记》的巨大艺术魅力,不仅赢得了我国人民的赞叹,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它早已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文艺宝库中的珍品。国外一些大百科全书在介绍《西厢记》时,称赞它“是一种充满优美诗句的爱情喜剧”,“充满迷人的情趣”,“全剧表现着一种罕见的美”。郭沫若同志在《<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之性格》一文中曾指出:“反抗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