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麻黄辛温微苦,入肺与膀胱经,功能宣肺平喘、行水利尿、开腠通络,其性善走表入里,能协助搜涤表里经络之邪毒。临证辨治某些疑难病证,如应用得当,常能猎得奇功。现举四则医案分析讨论如下。 例1.疔疮走黄 随某,男,35岁,1983年8月14日初诊。4天前患者上唇左外侧生一黄豆大质地坚硬之肿疡,麻痒小痛,伴有恶寒发热,经用青霉素等寒热渐退,但于今晨其家属用针挑破肿疡中央之小脓头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卒中康复模式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康复模式治疗组(简称治疗组,70例)和常规针刺组(简称对照组,50例),卒中治疗组采用卒中康复模式治疗,对照组选取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康复模式是疗效很好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1 四时皆有"土" "万物皆生于土".在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中"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四时中五行属性为"土"者是长夏,"长夏乃夏秋之交"(1994年版《中医基础理论》第125页),实为夏季的30余天时间,约1个月.四时中五行所属木、火、金、水的季节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如按《中医基础理论》所述,那么,春、秋、冬季各占3个月,夏季占2个月,五行中有重要地位的"土"却仅占1个月,似嫌"土"的分量过轻,值得商榷.再者,《针灸治疗学》在子午流注针法的论述中指出,在地支配合四季五行表中,四季的五行分配上,"土"所对应为辰、未、戌、丑,也就是说,"土"所对应的季节"长夏"在月份上,分别是3、6、9、12月.但"长夏"作为一个季节,为何不是连贯的?并且与《中医基础理论》中阐述有所抵触.到底是哪一种说法正确?究竟何为长夏,长夏究竟是几个月?这里,我们本着进一步完善中医基础理论的想法,特提出"四时皆有土"之说. 1.1 长夏应是四季更替的集合体从干支配合四季五行表中四季的五行分配看:"长夏"可以理解成各个季节更替之际的统称,在这里暂时称之"长春、长夏、长秋、长冬"的集合体,即:辰(3月)为"长春",未(6月)为"长夏",戌(9月)为"长秋",丑(12月)为"长冬".季节更替时正处于两种性质不同的节气相互转化之时,这时多夹有雨水,表现出"湿"的特性."土"所主的节气分散于四季中,也是土的特性在四  相似文献   
5.
6.
白癫风又称“白驳风”。“白癫”之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后《证治准绳》、《医林改错》称本病为“白癜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风邪留于腠理,搏于皮肤,以致气滞血瘀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表皮内黑色素细胞中缺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