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证据法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在该问题技术上的研究多于理论上的探索,似乎在该问题的理论基础上已有广泛的认同,即对义务论的认同,然而义务论会带来诸如主体工具之说,自由功利之说的许多困惑,相反,权利论却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如果尝试从权利论的角度解读证人作证制度,或许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2.
一、物权行为无因性之争论 物权行为是指以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和废止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它包含着物权行为的独立性、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和公示要件主义三方面内容。现今,关于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已为不少国家承认并纳入立法,关于公示要件主义也为各国不同程度地接纳了,唯独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仍然遭受众多责难。由于物权变动的频繁,迫切需要一部先进合理的物权法,为此,围绕着无因性理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计量标准存在着侵权主体标准、行为标准、产品标准、权利标准等几种学说,从司法实践计算上的科学性、知识产权法定赔偿价值追求的正当性、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利益的衡平性等角度考察,以权利标准作为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的基本计量标准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由于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侵犯知识产权的后果极不容易确定,为了提高诉讼效率、节省诉讼成本.法律特别规定了法定赔偿制度。在具体适用时,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的立法应统一采用幅度式立法,统一赔偿的上限标准和下限标准,统一适用的前提,统一参考的因素;在主体特定时,以权利数量为计量标准;计算赔偿额时,区分主观状态,引入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民法学教学模式逐渐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情形下,民法学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作者在尊重已有的合理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希望能在未来的民法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对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以期让科学的教学方法顺利地贯彻使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实现民法学教学与真正的素质教育的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民法学教学模式逐渐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情形下,民法学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作者在尊重已有的合理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希望能在未来的民法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对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以期让科学的教学方法顺利地贯彻使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实现民法学教学与真正的素质教育的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中,关于免予赔偿条件设定得过于宽泛、模糊,将不利于权利人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维护社会利益的平衡;各单行法之间关于免于赔偿条件的规定不相同,将难以形成统一的权利保护机制.应修正《无过错》的认定标准,统一各单行法之间关于《赔偿损失》的规定,通过严格限定免予赔偿的条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权利人维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产权侵权的增多,司法实践中适用知识产权法定赔偿进行裁判的比例也在提高,但对于何种情形下才能适用法定赔偿,理论界与实务界一直没有形成统一定论。《著作权法》(草案)第72条第2款对法定赔偿适用条件进行了新的限定,但其可操作性不强。应当依据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适用原理,并以权利保护为中心,将其界分为一般适用情形、当事人约定适用情形、并列适用情形和不适用情形,并从实践运用时的司法困境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有的放矢地对四种情形分别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9.
朱启莉  刘仁琦 《行政与法》2006,(2):128-128,F0003
婚姻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和每一个人。在经过激烈的争论和探讨后,我国新《婚姻法》终于尘埃落定,并相继出台了两个司法解释,但理论研究和学术讨论并未因此而结束。本文通过对作为婚姻法重要内容的财产关系的若干问题的论述,指出了某些尚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对此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