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考公平是一个涉及价值、制度和技术的"多面相"概念,是国家根据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需要,基于现有社会条件与考试技术,按照合理性的规范和原则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行分配的一种实然状态。高考公平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集中反映,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高考制度的设计局限、高考功能的质性异化以及制度系统的协调不足等,高考公平问题的化解有赖于社会基础状况的改善。高考改革应在理想与现实、绝对与相对之间寻找实践公平的动态平衡点,使高考公平不断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逼近。  相似文献   
2.
大学联考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考作为我国大学自主招生改革探索的最新形式,其本质是体现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一种招生方式。当前其为社会诟病的主要有四大问题,即成本与效益难成正比;冲击中学教学秩序,加重考生负担;招考条件严重趋同,特色不明;不利于弱势群体考生,入学机会不公平等。鉴于此,建议将联考定位于统一高考的有机补充,加强其科学性、公平性及实质性,且统一联考时间,并在高考后举行,但若坚持在高考前举行,则应赋予联考录取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选制度逐渐成为我国党政机关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基础制度之一,学界对其的关注与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从总体上看,狭义的研究可分为六大类,即变迁研究、本体研究、比较研究、应试研究、技术研究和问题研究等;广义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真正引起学界的关注。为适应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需要,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政府职能转型的现实诉求,公选制度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学界所作的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探明公选制度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以期将公选制度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反思高考测试制度的改革历程,其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及命题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制度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多元评价、分类选才理念及其文化的形成。但受制于中国社会整体改革节奏,高考改革亦处于重大转型期,多种考试形式急需改进与整合、多元命题方式尚需调整与完善、考试内容结构与设计有待优化、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还存在较明显的阶段性矛盾。基于制度变迁理论,高考测试制度的变迁方式将出现"强制性"与"诱致性"的变奏,变迁因素已转变为"政治"的消退与"技术"的崛起,变迁路径基本呈现出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的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