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耀雄  李营歌 《传承》2010,(30):26-2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要实现这一艰巨的目标和任务,就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以广西富川县富阳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些新探索,以期对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营歌 《党史文苑》2011,(22):77-78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对党员干部有效地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认真研究这一时期的教育经验及启示,对我们抓好当前党的思想建设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研究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培养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由内外因素决定,内在因素是个人的认知能力、善于反思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外在因素包括及时的培养使用和广泛的合作交流以及良好的周围环境。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路径主要包括以思想引领唤起内生动力,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归属感,整合培养机制促进和谐成长,提供政策支持营造成长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乌坎事件体现出我国群体性事件由自发松散型趋向于组织严密型、由一地的矛盾冲突趋向于多地的串联与互动、由单纯泄愤型或经济诉求型趋向于经济政治复合诉求型等新趋向。我们要理性看待和正确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这些新趋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数量增多和自主意识、政治诉求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日益成为新时期统战工作必须重视的对象。然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的复杂性、行为的趋利性、结构的不稳定性以及组织的薄弱性为统战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思想引导、完善工作机制、提供条件保障,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广泛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成长在多样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新环境新变化,传统的单纯依靠"灌输"的显性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而具备渗透性特点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显性教育的必要补充,又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君  李营歌 《传承》2007,(8):96-98
在《反杜林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中,恩格斯在批判杜林自由问题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自由和必然的辨证关系。正确把握这一关系,有助于我们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方面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应做到:把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提高教育者素质;把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完善教育内容;把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优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8.
"同心"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论的重大发展,它与阶层关系的和谐具有较多的内在契合性,践行"同心"思想对于促进我国阶层关系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社会各阶层在思想上、行动上以及目标上努力践行"同心"思想,以促进阶层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底线伦理作为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在社会管理中具有引导人们遵纪守法、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功能。只有人人遵循底线伦理,才能减少市场经济带来的失范现象,保证社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治理”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执政理念,具有多元性、协调性、平等性、系统性等特征,治理理念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开启了新思维.它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致力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方式上注重综合运用法制与道德,培育法制理念,弘扬社会主旋律;在机制上注重畅通诉求渠道,推动实现持续性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