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国际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体,已经日渐溶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模式,尤其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甚为突出。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拟从网络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着手,提出网络普及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段玲玲  翟玉章 《理论月刊》2022,(11):141-148
基础主义认识论者的共同理想是将所有的知识从确实可靠的先验知识中演绎出来。古典经验主义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休谟,对基础主义的这种理想进行了初步批判,而奎因则从学说性和概念性两方面彻底摧毁了知识的确实性理想,对基础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取消了认识论的第一哲学地位。但奎因并没有取消认识论,而是将认识论自然化了。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目标是要在科学框架内说明我们是如何从贫乏而肤浅的感官刺激发展出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理论的,这个目标需要诸多科学部门联合起来才能达成。奎因用证据理论对“感官证据对科学理论的支持关系”作出了说明。自然主义认识论虽然是描述性的,但同样具有规范功能,而且在研究认识的实际发生过程中可以自由援引已有科学成果,对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种种指责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作为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和普及。网络是当代大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交流,更新知识的重要渠道。并且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不仅是信息化浪潮的体验者和推动者,更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所以,在"网络时代"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无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给高校思政育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