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两山"理论既是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与世界文明发展大潮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而得出的创新思想,也是对道家"无用之用"哲学思想时代价值的吸纳与传承,深入分析道家"无用之用"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从其"突破物用屏障"的目的 、"有无辩证关系"的本质以及"内化创新"的思想核心来解读"两山"理论的最终目的 、基础底线以及关键核心,更有利于加深对"两山"理论的理解,充分发挥其实践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既需要政治、经济体制等“硬件”建设,亦需要伦理文化、思想道德等“软件”建设。针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理念方面存在的“天人之争”、“物必尽其用”、“以己度物”等错误生态理念,庄子“万物同源、物无贵贱”的生态价值平等观、“知足知止、无用之用”的生态资源利用观以及“与天同乐、顺物自然”的生态情怀有利于构建更加平衡互利、谨慎灵活以及和谐美好的新时代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3.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赋能共同富裕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然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否切实发挥这一赋能作用,为共同富裕提供强大支撑,仍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为此,使用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通过提升富裕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赋能共同富裕,区域创业与创新在其中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就提升富裕水平而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城镇的赋能作用要高于乡村;就缩小收入差距而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地区的赋能作用显著,但在低履行程度地区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