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就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农派”理论实践进行缕析,认为,尽管“重农”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行通,但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特别是提出了至今仍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教育农民。没有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
沉重的历史省思--近代中国的乞丐及其职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的乞丐职业化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尽管有救助管理办法的实施,但问题的解决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其实,乞丐职业化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古已有之,近代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江南淮北分属于两个文化圈,无论文武之尚、衣食习惯,还是住行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形成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这种反差的形成,有物质生活条件因素,有地理环境因素,有社会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因素,而城市的近代化与乡土文化变迁也存在着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农派"理论实践进行缕析,认为,尽管"重农"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行通,但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特别是提出了至今仍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教育农民.没有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5.
闯关东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清正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不顾身家性命,多方冒险“闯关”。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近代的知识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以吕碧城为个案,从社会文化史角度对其思想观念和实践进行论述,展示其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变轨迹,可以探寻近代知识女性从蒙昧到觉醒的变迁,揭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中国妇女运动的特点与成果。  相似文献   
7.
流民问题是普遍的历史存在,也是困扰中国历代统治者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民定,天下安”。一旦农民失去物质生产资料而被抛出正常的生活轨道成为无所依归的流民,就会对社会形成爆发性冲击波,引发社会震荡,甚至成为王朝更迭的主导力量。历代统治者,都不敢漠视对流民的控制问题。穿越时空隧道,聚焦历史上流民问题的控制模式,或许能捕捉到较有价值的信息、经验或者是教训。施控“三部曲”流民,从理论上讲,是社会控制的对象;统治者是社会控制的主体,它通过控制指令对流民实施控制。控制目标不外乎“三部曲”:控制流民的生成、控制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