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等积极政策的作用下,2009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发展出现回升态势,先于全国止跌回升。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2009年四川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态势,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提高。文章还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了四川未来一个时期财政经济政策及其选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上半年,四川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灾后恢复重建和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坚持"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经济回升基础逐步巩固,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增强.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脆弱,我国和四川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更加复杂,因此,2010年下半年四川经济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预期目标可望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大财政支农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等方面,对四川"十五"期间财政支持破解"三农"问题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和评估,梳理和分析了四川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1年,四川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增长较快,投资总量再创新高,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对外贸易增长加快,城乡居民增收步伐加快,全省经济实现了"总量翻番、速度较快、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的"十二五"良好开局。同时,四川也面临物价涨幅高位运行、要素保障难度加大等主要矛盾和问题。2012年,面对全球经济下滑和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强劲增长的基本思路,切实保障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着力推进两化互动,努力保持投资平稳增长和全面改善民生,确保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0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投资消费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温和上扬态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快发展势头明显增强。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同时,四川也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完全消除,省内工业经济增速回落、部分市州节能减排进度滞后,以及价格上行压力较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四季度全省要继续坚持“十一五”规划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对照目标任务,奋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和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碾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2009年,在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政策的带动下,四川经济呈现加快回升的发展态势。目前外部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国内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但整体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已明显好转,促进四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2010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实现“开门红”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讨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其对2006年四川经济发展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和不足.立足四川实际,文章从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2006年四川财经形势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描述,对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对四川财政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财政经济政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7年前三季度,四川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投资、消费需求平稳增长,进出口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良好,省内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但四川也存在物价上涨过快,工业降耗幅度不大,城镇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城乡消费水平存在差距,农村市场仍有待改善等问题.针对全省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财政经济政策及其选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廉租住房是政府为解决玻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向其提供的福利性住房。但是,集中修建廉租住房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容易形成区域性的贫困带,导致廉租住房管理难度加大,容易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等。总结国外这方面的经验,我国应该因地制宜地分散配建廉租住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