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积淀而成的。今天,我们如何立足时代,充分挖掘整理、创造性地转换这一传统道德.从中获得有益的因子。是一项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的根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成为最强音,在广大学生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是指“大学生个体在一定社会规范与实践中形成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其内在道德品质、道德规范与外在道德实践形象的统一体。它体现的是大学生作为道德人的规格与定式,是其道德属性在社会生活中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诸如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等,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道德成果的总和,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情操和崇高的精神风貌,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我…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理论是西方哲学家从存在主义、对话主义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视角提出的。"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提供了新的视角。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