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农村治安生态系统指由具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等有机联系的社会因素构成的,能使农村治安秩序保持某种运行状态的社会系统。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实有人口发案率增速高于城市人口,主要是社会变迁使农村组织化程度极低,观念体系和实际制度二元并立,以至农村社会治安生态系统缺乏具有统摄力的要素,且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减少,破坏性因素难以被抑制,系统的运行态势不稳,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恶性循环。但由于短期内不会出现有力的组织要素,所以,经济、可行、符合法制社会要求的选择是强化公安政法机关的作用,通过严格执法、规范办案的示范作用.提升现代观念和法律制度在农村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犯罪的基本情况是侵财型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极为猖獗,黑恶势力犯罪在局部地区比较突出,杀人、伤害犯罪案件仍然偏多。但就对农村治安局势的危害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是黑恶势力犯罪、侵财型犯罪以及系列性的杀人、伤害犯罪和各种苗头性犯罪。有鉴于此,有关方面应以稳定农村社会治安局势为基本价值目标,做好对相应犯罪活动的控制和打击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村治安生态系统指由具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等有机联系的社会因素构成的,能使农村治安秩序保持某种运行状态的社会系统。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实有人口发案率增速高于城市人口,主要是社会变迁使农村组织化程度极低,观念体系和实际制度二元并立,以至农村社会治安生态系统缺乏具有统摄力的要素,且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减少,破坏性因素难以被抑制,系统的运行态势不稳,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恶性循环。但由于短期内不会出现有力的组织要素,所以,经济、可行、符合法制社会要求的选择是强化公安政法机关的作用,通过严格执法、规范办案的示范作用,提升现代观念和法律制度在农村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农村宗族活动明显增多,但这只是阶段性、局部性现象,不会成为一种影响农村政治和治安稳定的重要社会因素。就农村宗族活动对农村政治和治安稳定的影响而言,其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且彼此难以剥离。传统的农村宗族活动属于风俗习惯,没有对之进行限制的充分的法律依据。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对农村宗族活动采取放任态度的基础上,严肃对待与之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犯罪比重剧降和犯罪率仍远低于城市等不过是犯罪统计的技术性因素所造成的假象。实际上,农村实有人口犯罪率的增速和治安局势的严峻程度都甚于城市。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期农村地区的治安群防措施处于基本无法组织或失效状态,其治安生态系统更为脆弱,更需用强化打击违法犯罪之力度的方式来维护平衡。但有关方面却未能及时调整思路,没有把打击违法犯罪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因此,要优化农村治安控制模式,制止农村治安不断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在大力促进政策预防和提升家庭、个人预防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增加打击犯罪、查处违法的警力,实施“均衡打击”策略。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农村宗族活动明显增多,但这只是阶段性、局部性现象,不会成为一种影响农村政治和治安稳定的重要社会因素。就农村宗族活动对农村政治和治安稳定的影响而言,其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且彼此难以剥离。传统的农村宗族活动属于风俗习惯,没有对之进行限制的充分的法律依据。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对农村宗族活动采取放任态度的基础上,严肃对待与之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7.
努力实现农村社会治安的基本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已近谷底,观念冲突强度不会明显增加,城市化进程会使农村实有人口继续减少,国家的惠农政策将有助于消解农村社会积累的矛盾,等等,皆是农村社会治安局势应由不断恶化转为低水平稳定的缘由。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回升将极其有限和缓慢,农村社会结构还将处于变动之中,观念冲突仍会使许多农民深感困惑,加之各种治安控制手段都远不如以前有效,所以,农村社会治安局势也不会有明显的好转,以至于若提出比"基本稳定"更高的农村社会治安控制工作目标,则既可能欲速不达,也会因成本远高于收益而不符合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