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和"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的要求,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  相似文献   
2.
土地荒漠化与构建西部生态特区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不仅仅影响了西部的发展问题,而且涉及到了国家整体发展的格局及前景。土地荒漠化防治的系统性、全局的统一性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客观地要求必须用系统发展的眼光来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走协同发展与功能剥离的道路、构建西部生态特区有利于荒漠化问题的解决以及西部荒漠化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打造黄河善谷 发展慈善产业——理念与实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国内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面对宁夏现阶段的发展困局和发展机遇,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打造黄河善谷的战略决策。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顺应了当前我国慈善事业急需突破和创新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内在要求,同时也为弱势群体实现人的本质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4.
王丛霞 《共产党人》2014,(11):10-11
正一、把握相对独立性与融贯性相结合的原则相对独立性是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其他四大建设的推进、影响和促进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这四个方面的体制改革而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基础薄弱,提法较新,起步较晚,更紧迫地体现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看,我国一直未  相似文献   
5.
2003年春季的SARS病毒以及2003年末禽流感病毒使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笼罩在瘟疫的阴影之中。瘟疫的爆发与生态平衡的破坏息息相关 ,研究环境与瘟疫的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伦理观的变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伦理道德是用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但生态伦理的产生将人的视野扩展到了自然,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补充和升华。生态伦理的产生与建构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提供了重大保障。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是一种以工业文明为主的社会形态。当前,人的最大困境莫过于处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之中。文章结合文明史演化的逻辑和动力,从个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人的需要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认为,主体能动性的异化是人类陷入困境的根源。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人类走出困境的可能途径。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从原始的全面性发展向更高层次的自由全面发展,呈现出一种复归态势,这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简单的倒退。  相似文献   
8.
美国构建创新体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加快各自的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速度,美国也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建构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创新体系,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发展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河源水源地生态重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只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协调好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水资源平衡的关系,尽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适度控制人口并做好生态移民工作,六盘山地区的生态会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10.
生态重建必然伴随着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水平决定了人对自然物价值的认识程度。只有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