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 和发展。这就全面、完整地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意义重 大而深远。 一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必须做到七个坚持 、 , (一)坚持以 经济建 设为 中心。 我们党 执政 兴国的 第…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需着力提高县级政府领导班子的行政能力,要加强行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二是要提高发展能力,三是要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龙里县谷龙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谷新村的地理、气候条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在不影响水稻生产的前提下,利用稻田大力发展大蒜种植,走出一条“蒜—稻—蒜”生产经营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一、起步谷新村位于谷龙乡西北部南明河南岸,距贵阳市乌当区12公里,离贵阳市区26公里。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有345户1491人,耕地面积1599亩,平均海拔900多米,年均气温16℃。该村虽然有着同省会贵阳仅一河之一隔的天然区位优势,长期以来,由于思想观念和发展意识落后,大部分村民过着以粮为主,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4.
乡村民俗旅游是近年在农村悄然兴起的新型旅游现象,它是借重民族地区绚烂古朴的人文景观、浓郁纯粹的民族风情、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便捷通畅的区位条件,通过开发以民俗风情游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等形式,吸引游客进行民族风情赏析、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它对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鉴于此,龙里县已将乡村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作为该县农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笔者以龙里县小岩民族文化村的创建为例,在对乡村民俗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一定思考后认为,必须将民族文化作为乡村民俗旅游经济发展的灵魂。一、小岩民族文化村的基础条件及创建情况龙里县醒狮镇小岩布依民族村寨,共52户,200余人。2003年,人均年收入1250元,人均吃粮  相似文献   
5.
高枧村位于龙里县哪旁乡西部,距县城龙里和省城贵阳均为38公里。全村8个村民小组,201户, 81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9.%,平均海拔1410米,年均气温14.6℃。2000年人均纯收入不足700 元,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少数民族村,也是八个省级一类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和交通区位优势,围绕贵阳餐桌和南卞两广的通道,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应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