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尚启东(1902~1986),字元显,安徽全椒县人,父亲是乡村教师,母早逝,家境清苦。先生年少时天资聪明而体弱多病,小学毕业后遂决计学医。先生学医以自学为主,1922年开始应诊,是年秋,全椒燥热病流行,作风寒治者多死,先生详细辨证,径投养阴清解剂,明效大验,名传四乡。抗战期间,避乱于贵州镇远,沿途学得各地中医经验甚多,在重庆时又去国立图书馆大量读书,学问大进。抗战胜利后,仍回全椒行医,闻名遐迩。解放后,积极工作,曾被选为全椒县第一、二后人民代表。1956年经查少农先生推荐,担任安徽中医进修  相似文献   
2.
中医工作分为临床、教学和科研三项,这三项工作既各自独立又密切相关,应加强联系、紧密配合。为此,笔者对科研工作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一、选题应以临床为出发点 教学也好,临床也好,科研也好,都要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要注重社会效益。怎样才能提高中医科研工作的社会效益呢?关键在于选题。我认为中医科研工作的选题,应以临床为出发点,要根据中医临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说具体一点,就是要优先研究那些中医疗效占有明显优势的疾病,或者是现代医学临床疗效很不满意急需中医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将老中医治病经验输入  相似文献   
3.
4.
医生治病的文字记录,最早称为诊籍,后来称为医案、病案或脉案,近代则称为病历。前代医家遗留下来的大量医案,保存了很多具体生动的治疗经验和精辟的学术见解,是一份相当可贵的医学遗产,值得认真继承。尤其是在实习期间,结合临床读点医案,则更为适合。但是,由于存在着理论上的差异和语言文宇方面的隔阂,所以在阅读前人医案时,除了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立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毛梓敬老中医,嘉山县入,18岁开始学医,26岁正式开业,行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他精通医理,曾任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内经教研组组长,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等职。平时诊  相似文献   
6.
头痛验案五则章树林(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230038)关键词头痛;辨证论治1风寒失表,头痛半年案章某,男,28岁,瓦匠,1978年6月10日初诊。患者头痛半年,在当地服中西药甚多,竟无寸效,怀疑脑中长瘤,来合肥作进一步检查。经某医院神经科检查,未发现特...  相似文献   
7.
8.
我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医古文教师,为了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课程名称 我觉得,把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医籍能力的课程叫做“医古文”是不妥当的,而应该称之为“古代汉语”,教材的封面上可以加个副标题——“中医专业用”,来和文科大学的《古代汉语》相区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