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较量。红军长征的胜利,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共产国际束缚到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伟大转折,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实现了中国革命由波折起伏走向胜利发展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2.
1.咬指甲:缺钙或其他微量元素。头发和指甲里含有钠、钙、钾等各种矿物质,有助于清除人体内由于焦虑产生的多余酸性物质,所以很多人会在紧张时不自觉地咬指甲。  相似文献   
3.
彭德怀学习苏军的思想对我军 5 0年代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产生过重要影响。彭德怀学习苏军思想的演变轨迹与毛泽东的相关论述和指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的“一边倒”战略和学习苏联的思想与彭德怀学习苏军的思想 ,毛泽东关于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外国经验的论述和彭德怀学习苏军要结合我军实际的思想 ,以及毛泽东对军队“教条主义”的严厉批判和彭德怀在军内“反教条主义”扩大化等 ,都有着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家阎欣宁的新作《遵义!遵义!》。这是国内第一部全景性反映遵义会议和长征初期战争历史画卷的长篇历史小说,体现了党史题材  相似文献   
5.
陈赓大将是党内、军内传奇色彩最浓的将军。他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深得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他是周恩来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战将之一;作为“黄埔三杰”之一,他救过蒋介石的命,受蒋器重;他在红军两大主力———第一、第四方面军中都担任过师长;他还是建国后唯一一个既指导过越南战争,又参加指挥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我军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6.
我叫武溪乔,来自北汽股份汽车工程研究院。作为北京汽车自主品牌研发的主阵地,我们研究院"高知"扎堆,到处都能看到"海归"专家的身影。吴列就是其中的一员,但他又不是一名普通的"海归"。他是研究院专业总工程师,NVH振动噪声领域专家,更是有着近30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吴工的两次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韦拔群短短一生的革命历程中,有3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革命自觉性。韦拔群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段时间都是以他的革命自觉性来领导农民斗争的。他到上海找孙中山参加革命,到广州参加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而不是真空中,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诱惑。意志薄弱者见诱心动,见财心痒,见色脑昏。而意志坚强者则自省、自警、自重,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怎样做一个意志坚强者呢? 一是应增强“自省”意识,过好亲情关。曾子说过:“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心乎?传不习乎?”要“见贤而思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人与战争胜负关系思想的论述,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最为精辟、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内容之一。他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而人是战争力量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也是战争力量的主宰者,要反对机械论和唯心论;强大的物质力量只是胜利的必要条件,还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人是物质力量的运用者,战争指导者与战场指挥员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会决定成败;战争不只是军力的比赛,也是人心的较量,联系人民群众永远不会失败;对待战争的态度和战斗精神,是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对于强大的敌人不要怕,要有"要打就打,打了再建设"的思想准备,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认识到勇敢是在战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今天重温毛泽东关于人与战争胜负关系的思想,充分认识战争胜负是战争力量竞赛的结果,战争胜负决定于战争综合力量对比,战争胜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民军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家阎欣宁的新作《遵义!遵义!》。这是国内第一部全景性反映遵义会议和长征初期战争历史画卷的长篇历史小说,体现了党史题材创作的新成果,歌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