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搜集与“胃络”相关的书籍和条文,按照《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注家、临床医家、西学东渐的影响4个层次,梳理“胃络”应用及其内涵的演变过程。“胃络”在应用及内涵演变过程中有两条清晰的发展线,其源头分别来自《黄帝内经》“胃之大络”和“肠胃之络”。后世注家主要围绕“胃之大络”进行阐释和发挥,临床医家则主要是在“肠胃之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应用,尤其是叶天士在胃络与胃关系的确立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学东渐以后,“胃络”的内涵逐渐向解剖、实证转化,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整个社会形成的巨大网络语境,已严重地冲击着高职校园。在此网络语境下,学生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甚至道德意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高职语文教学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高职语文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引导难度倍增,校园充斥着某些低俗趣味及单一乏味的网络词语,影响校风和学风。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等层面探讨高职语文应对网络语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艾灸具有温阳散寒、泻热拔毒等作用,在瘟疫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适应证包含寒性、热性以及兼有寒热属性的疫病。艾灸防治疫病的常用穴位为气海、关元、中脘、神阙、足三里、巨阙、天枢等;常用的穴组有陶道配肺俞、气海配关元、大椎配膏肓俞及足三里;非经穴包括“头顶向后至枕骨突起处”“门阃当心处”“两手腕研子骨尖”“乳下一指处”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