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对行政违法的含义作了分析和界定 ,认为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政违法的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执行者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决定着科学发展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执政能力观决定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树立科学的执政能力观,要以科学识别为前提、科学选拔为核心、科学评估为关键、科学培育为根本.  相似文献   
3.
许海波 《山东审判》2004,20(4):83-85
科学、合理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正确处理涉 黑案件的前提和关键。正确理解刑法和立法解释的规 定,合理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属性和法律特征, 理清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犯罪组织之间的界限,对 于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 织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个人所得税经过十几年的实施,在征管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还未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在个人所得税制、计征方法、税率、征收方式、费用扣除标准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应当从个人所得税税制、征管手段、加强协税护税、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回报纳税人等方面给予改进。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海波 《政法论丛》2004,4(3):56-59
沉默权问题是一个可能产生多方面效应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界对于我国应否确立沉默权制度争论较大。本文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实行职权主义诉讼机制所依存的文化土壤中培育沉默权规则这一新的制度品种 ,必须考虑它的适应能力。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考外国限制沉默权做法 ,对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提出在我国应确立有限沉默权制度 ,并进而提出了有关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当下,新时代背景必然赋予依法治校新的使命,迫切需要全面依法治校、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首先必须切实转变高校管理理念和方式,真正树立"管理即执法、公共服务、程序正义、师生为本"四大法治理念,遵循"合法性、合理性、正当性"三项法治的基本原则.落实到制度构建层面的关键,就是要以大学章程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能够依法用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现代大学制度,并建立一套多元化的纠纷化解机制作为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1995年以来,全国粮食连续3年大丰收,由供不应求变成了供大于求,并出现了“卖粮难”、市场粮价持续下跌、粮食企业亏损严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江苏粮食经济与全国一样,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尽快研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于下个世纪江苏粮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何认定贷款诈骗中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司法实践中有一定的难度。本文认为,要将贷款诈骗罪的过程分为贷款的取得阶段和贷款的使用阶段,来分析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从而是否构成贷款诈骗罪。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贷款诈骗罪的全过程,就会发现,那种骗取贷款,到手后大肆挥霍或者携款潜逃的,实践中是极少数,并且这种情况也是毫无争议地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能够定为贷款诈骗罪的。大多数行为人提出借款,是为了进一步利用贷款进行经营或其他  相似文献   
10.
关于挪用公款罪立法完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款的具体使用用途不应当成为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因为将公款的具体使用用途作为构成要件不仅在理论上缺乏合理性,而且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难题,严重影响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理解和认定已经从形式走向实质,甚至已经背离了“个人”应有的含义。挪用公款行为的本质在于徇私擅自支配公款,应取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规定,代之以“为个人利益”挪用公款,同时应将挪用公款的数额和时间作为挪用公款罪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