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在2010年的初访调查数据,从生命历程的角度研究了男女时间利用方式的差异,发现中国男性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比女性长,而家务时间和生理时间比女性短,但男女在四种时间分配方式上的差异在结婚之前并不大,随着婚姻和生育事件的发生,二者的差异才逐渐显现出来。结婚特别是生育对女性的时间利用方式造成了非常强烈的冲击,但它们对男性的影响却相对较小。研究认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不足以消除男女在时间利用方式上的差异,结婚和生育对女性时间分配的冲击,以及这种可预期到的冲击对女性婚育行为的影响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反动势力不顧日本人民的反对,决定在1960年1月中旬签訂新的日美軍事同盟条約。这一决定引起了日本各阶層人民的極大憤怒。反对日美軍事同盟的斗爭有了新的高漲。目前,这一斗爭的規模正在不断扩大中。日本政府的官員一再辯解說,这个条約是防御性的。但是,从条約的內容和日本政府最近一系列的活动来看,这个条約不但不是防御性的,恰恰相反,它使日本成为美国侵略亞洲的主要帮凶和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日本外务相藤山爱一郎于1959年11月10日在众議院解釋新条約所适用的地区——“远东”的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两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界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的回顾发现,中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性别不平等的发展趋势并不同步,且不同领域的性别不平等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通过一个更加整合的理论框架研究性别不平等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程度、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更加关注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对性别不平等的影响,更加深入地研究客观层面的性别不平等水平与主观层面的性别不平等感知之间的关系,同时更加关注性别不平等与其他形式的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分析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时代,互联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也变得日益复杂。中国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中存在两道数字鸿沟:一是“接入沟”,即家庭背景较好的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性较大;二是“使用沟”,即家庭背景较好的青少年拥有更加健康和高效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两道数字鸿沟均对教育不平等产生重要影响,“接入沟”的影响表现为中介效应,“使用沟”的影响表现为调节效应。由于互联网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率较高,调节效应是当下互联网影响教育不平等的主要机制。在弥合互联网“接入沟”的同时不断缩小互联网使用方面的阶层分化应是未来公共政策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壟断資本是在美国扶植之下复活的,在資金、技术、原料、市場等各方面对美国的依賴較深,許多重要产业部門或多或少地受到美国財团的控制,所以从整个来講,現在日本經济对美国仍然有很大的依賴性。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壟断  相似文献   
6.
许琪梅 《世纪桥》2023,(8):26-28
党校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地,是以文化人、凝心铸魂的引领地。办好县级党校,对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校高质量发展,对泸州市县级党校的分类建设改革进行专题调研,查找制约因素,分析深层原因,针对性研究优化路径,这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