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案例启示:《刑法修正案(八)》中"入户盗窃"的"户"需要具备两大特征,即功能特征和场所特征,包括日常生活性、久居性和封闭性与排他性。"入户盗窃"未窃得财物以及窃得的财物不具有经济价值的,倘若"入户盗窃"针对的是有价值的财物,即使最终未得逞,也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型加湿器与密闭塑料箱搭建一个简易超声波雾化装置,选用氨基黑10B、蓝星和酸性黄三种试剂雾化显现潜血手印,与滴显法比较效果,确定试剂最佳显现浓度以及雾化所需时间。实验发现超声波雾化方式显现效果更佳,均无需手印固定环节,其中氨基黑10B雾化法还免于漂洗,操作便捷。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显现潜血手印纹线3分钟即可达到良好效果,纹线清晰、特征点反映完整,显现效果优于滴显法,可在现场勘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入户盗窃行为在侵害公民合法财产权益的同时,严重侵害了公民的住宅权和人身权.将入户盗窃行为明确写入刑法条文中并对其取消次数和数额的限制,一方面严惩了盗窃犯罪,保护了民生,另一方面降低了盗窃罪的入罪门槛,有打击过度之嫌.应从“户”的定义、特征及范围界限着手,对“入户盗窃”行为的司法认定加以分析,探讨如何从盗窃罪的本质属性出发,建立起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的入罪标准,以期最大程度避免修正后的盗窃罪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实现刑法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机能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4.
对于强奸罪中轮奸、共犯既未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实践中,对某些共同犯罪中部分共同犯罪人犯罪形态的认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强奸罪。由于其犯罪实行行为的独立性、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其共同犯罪形态的多样性。本期《疑案精解》从理论与实务两个视角通过两个强奸罪共犯案例的解析,旨在引发读者对共同犯罪形态的探讨。辨证地划分共同犯罪形态,对于正确适用法律,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心协力,谱写了一曲共克时艰的“战疫”之歌。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起来,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医务人员日夜奋战,科研人员全力攻关,众多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付出,许多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捐赠捐助……人心齐,泰山移。  相似文献   
6.
7.
2019年是国家移民管理事业挂挡起步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国移民管理系统务实奋进的有为之年。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担当的勇气魄力、一如既往地为民情怀、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开启移民管理事业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言论自由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历来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并受到积极保护。但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发生以公民涉嫌诽谤政府为由侵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为,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从言论自由和诽谤罪的定位及两者之间的界限,探讨保护言论自由及言论自由权的界限问题。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题为《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研究报告中提出,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和信息,知识已成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涉及言论自由保护问题的案件,案件当事人为普通公民和有关地方政府。事件的主要起因往往都是由于普通公民在网络上发表对地方政府不满和披露地方政府工作的帖子,被地方政府认定为“诽谤政府罪”或有损地方政府形象而遭到跨省追捕。针对这一类“诽谤政府案”,有必要从宪法和刑法角度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