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10名青少年暴力犯为被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了初步的青少年暴力犯罪危险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包括8个个体危险指标和6个环境危险指标。其中,个体危险指标包括3个个性危险指标和5个行为危险指标。根据青少年暴力犯在该体系各危险指标上的分布,当青少年符合评估体系中5个以上的指标时,就会具有较高地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作为中国青少年暴力犯罪危险评估上的尝试,该评估体系的构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的同一性建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的同一性及同一性状态?青少年期的同一性建构?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建构的背景因素?简评和展望青少年期是个体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有一个概念可以用来普遍性地描述青少年期自我的发展,那它就是同一性发展。本文将对青少年期的同一性及同一性状态进行简要分析,同时试图勾勒整个青少年期同一性建构的框架,并简要阐述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建构的背景因素。青少年的同一性及同一性状态“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是埃里克森的人格或自我发展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指一个人对其个体身份…  相似文献   
3.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10名农村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比较了父母外出打工这一远端压力事件和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事件与儿童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水平并没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同经历的一般日常烦恼能够显著预测儿童较高的反社会行为和抑郁水平;与留守状况这一远端压力相比,一般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对于儿童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大,显示了农村留守儿童近端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10名农村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比较了父母外出打工这一远端压力事件和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事件与儿童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水平并没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同经历的一般日常烦恼能够显著预测儿童较高的反社会行为和抑郁水平;与留守状况这一远端压力相比,一般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对于儿童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大,显示了农村留守儿童近端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