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论20世纪女性文学的逃离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逃离话语经历了从逃离到皈依━━在逃离中拒绝的历史性演变,这种通过逃离使妇女得到力量和自信并走进历史的乌托邦,有其批判和颠覆菲勒斯中心的作用,为妇女进步提供了前景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灵泉洞》是赵树理关于革命叙事的一部评书体长篇小说,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叙述了太行山区人民群众在日寇和匪军双重压迫下的生死斗争。1962年,脚本创作者蔡传业、尚文,画家任伯宏、任伯言在赵树理《灵泉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连环画改编。改编后的《灵泉洞》连环画在"人物形象""自然环境""情节线索"三方面,均体现出极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向读者展示了图像和文字双重叙事的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女性散文向人们敞开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神奇玄妙的女性世界 ,女性的发现是其多层阐释的一个核心主旨 ,对传统女性散文写法的变革给其带来了与以往迥异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无疑对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寻根文学"的主将,韩少功已将这种生态意识转化为某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反映到自己的散文创作之中。研究《瓦尔登湖》与韩少功生态散文之间诸多关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西生态散文之间的异同、传播途径及其重点方式。  相似文献   
5.
《蓝色天堂》的出版可谓一个文化信号,它昭示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从大陆文化转向海洋文化,从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放,在思想空间、写作范式和审美内容上均开辟了崭新的维度。作品以化抽象为具象、化晦涩为生动的表述方式,突破了文学传统对情、景、理关系的定义,思考所及既有人与神的关系,也有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有人与人的关系,融合了多种文明的特点,是开放的中国在文学上的映照。然而,《蓝色天堂》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对异域风情的渲染流于浅表,且多有失度。  相似文献   
6.
舒婷和泰戈尔是中印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舒婷的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两位作家的爱情诗创作表现出某些相通性:歌颂自由恋爱,批判封建礼教对世俗爱情的束缚。在艺术表达上,舒婷继承了泰戈尔诗作独白式抒情方式与对音韵和谐的追求,并形成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7.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是红色经典小说中描写解放战争的佳作,一经发表便引起文坛瞩目。此后,这两部作品先后被雷德祖、李人毅、汪观清等多位知名画家绘制成多种版本的连环画,扩大了原作的影响与传播。然遗憾的是,既往学界的研究鲜见对其连环画改编的探究,对其诗性特质的评析几近阙如。因此,论文试图从意象联想、动态构图、虚实相生三方面来讨论两部连环画中的诗性建构,以期拓展红色经典小说图像改编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