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们的认知模式影响着人们对于事物的分析与判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情绪体验,进而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非理性认知对警察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对警察的健康、素质、战斗力,以及整个警察队伍的声誉等都有极大的影响。而警察理性认知的建立,有利于提高警察的心理素质,预防因认知不当而产生心理困扰;有利于警察提高面对危险和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在工作中机智、冷静地应对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警察摆正自我的位置,积极地工作、愉快地生活,达到个人理想,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2.
刑讯逼供犯罪久禁不止,除了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等客观原因外,犯罪行为人自身的主体心理因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犯罪行为人的主体心理原因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教育是公安队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民警的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公安院校应担负起警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公安院校应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薇  赵诗钟 《政法学刊》2008,25(2):123-125
心理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公安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公安院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