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依法治国和司法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服刑人员人权保障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许多尚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其中,性权利作为服刑人员所享有的一种自然权利,却因受社会意识观念和国家法律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其本应合法享有的性权利成为被剥夺自由权的"殉葬品"。通过对服刑人员性权利现状实证调查,制约服刑人员性权利保障的因素有文化、政治、经济和法制等因素,把基本人权这一理念贯彻到解决服刑人员性权利问题的行为中去,积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不失为一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期望通过立法来禁止有偿家教行为。从法理学及相关学科的视角对此事例进行深入的思考,认为政府部门不能形成懒政思维而采取一刀切的立法模式,而应该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和规范有偿家教行为。  相似文献   
3.
邓非 《人民论坛》2011,(9):116-117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期望通过立法来禁止"有偿家教"行为。从法理学及相关学科的视角对此事例进行深入的思考,认为政府部门不能形成懒政思维而采取"一刀切"的立法模式,而应该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和规范"有偿家教"行为。  相似文献   
4.
邓非  宋磊 《法制与社会》2011,(16):261-262
本文从对劳资关系的概念及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着手,并结合对我国劳资关系现状的考量,试图寻求一种更具现代社会关系调整机制公平效率价值,且为劳资双方均易于接受的协约自治模式调整机制以完善目前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从而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必要合理的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5.
警察权益受侵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与执法现状,导致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自我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提高警察装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法律保护,设立专门保障机构,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良性的执法环境,密切警民关系,加大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实现警察合法权益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公安专业学员的运动损伤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警务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中;在运动损伤中以急性运动损伤为主,其次是慢性运动损伤和习惯性运动损伤;日常训练的损伤大于集训队的损伤;运动损伤部位来看主要集中在躯干及以下部位。为此,应当采取加强科学性指导、加强思想教育、做好职业病的后期医疗保障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纠正错误动作、加大对训练场地和器材的投入、加强心理上的疏导、加强学员运动训练损伤课题研究等方面预防和减少运动训练损伤。  相似文献   
7.
不知法不赦来自一句古老的罗马格言。此原则强调“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有害的”,行为人对于法律认识的错误,并不能成为其逃避惩罚的借口。美国司法判例中的“不允许对法的不知”原则,被认为是刑事程序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原则之一。二战以后,随着人类社会日益进步和各国刑法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这一古老的原则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严格坚持不知法不免责导致了一些不公正的审判的出现,许多国家的刑法典开始对此原则进行修正。不可避免的法律认识错误可以免责,而可以避免的法律认识错误只能减责。  相似文献   
8.
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价值基础为定分止争、分配风险、保障权利。域外民法在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规定方面,无论是出生主义、意识主义、识别主义,都对民事责任能力制度进行了反思。我国也从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两方面对其价值基础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