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学的办学质量是通过学术声誉和地位等信号反映出来的.在大学与社会环境互动中,大学的声誉发挥着重要的鉴别、激励和促进竞争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大学声誉机制,应该具有民间特性和动态特性,有利于鉴别大学的办学质量,可以促进落后的大学不断进步,促进先进的大学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教师的学术水平在大学声誉机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更有利于快速地提升大学的国际学术声誉.在多样化办学情形下,大学的声誉机制应该具有多中心的特点,促进大学按照自身的条件以及研究、教学、社会服务的不同使命有所侧重,办学绩效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博士”(Ed.D.)的培养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育博士"(Ed.D.)学位是一种专业博士学位,主要是面向教育实践,培养有研究能力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以实地考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五所著名大学"教育博士"培养所获得的材料为基础,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这类博士培养的目标、规模、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并就在我国开展类似博士培养的意义、途径、困难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阎凤桥  赵静 《人民论坛》2014,(6):224-225,241
自从市民社会理论被提出以来,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学者们对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近20年来,这个在西方语境下出现的概念逐渐被汉语学界所关注,研究者试图用来解释中国社会的变迁,并构建未来社会的发展图景。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分析了该理论的长处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5.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能够满足公共利益需求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可以从规模或入学机会、质量、效率和公平等方面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公共需求进行评价.在肯定民办高等教育实现公共利益需求的同时,我们发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对于公共政策提出了挑战.挑战集中表现在如何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公平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当下讨论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的缘起,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教育、科技、人才本是三个不同领域的事情,为什么以及如何把它们统合起来发展呢?我认为,需要站在三者之共同基础之上进行思考才更有意义。它们三者的一个共同基础就是知识,在知识型社会中,  相似文献   
7.
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这篇演讲主要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 ,作者从国际的视野谈了他对当前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几点看法。其中 ,他重点提到了大多数高等教育系统的经费来源和组织结构以及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变化的前景。在第二部分 ,作者描述了国际标准的主流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及其特别的发展目标。从国际标准衡量一所大学的水平 ,这所大学的水平只能取决于它的教师的绝对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