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宁波"建设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基石。建设"信用宁波"具有内生逻辑性,其系统中的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内容和目标,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不可分割的逻辑联系。助推"信用宁波"建设,重点应研究如何将制度创新与科技手段引入到"信用宁波"建设中来,以提高"信用宁波"实效。  相似文献   
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它决定国家民主,影响党内监督、社会和谐及政党关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应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发展党内民主需要遵从渐进发展、试点推广、问题导向等原则.其路径主要有:推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快健全党的委员会制度;理顺纪检机关的领导体制;提高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等.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有:构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新机制;建立党内权力运行的约束制衡机制;改革党的领导与决策体制;加快推进党务公开等.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城市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文化水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主要有政府重视,机构健全,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硬件建设,阵地意识,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贴近群众,改革创新,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深入发展,一要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建设社区文化的自觉性;二要加大投入力度,推动设施建设,做好社区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三要创新文化活动方式与建设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四要重视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4.
论廉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廉政文化是源头防腐的基础,对反腐倡廉起着导向作用;建设廉政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建设廉政文化需要树立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反腐;挖掘利用好传统廉政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倡导健康的礼尚文化;利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休闲学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分析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宁波市居民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宁波市居民闲暇生活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构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必须及时加以引导和解决.  相似文献   
6.
陈觅 《世纪桥》2008,(9):27-28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它决定国家民主,影响党内监督、社会和谐及政党关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应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发展党内民主需要遵从渐进发展、试点推广、问题导向等原则。其路径主要有:推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快健全党的委员会制度;理顺纪检机关的领导体制;提高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等。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有:构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新机制;建立党内权力运行的约束制衡机制;改革党的领导与决策体制;加快推进党务公开等。  相似文献   
7.
我叫陈觅杭,来自中建五局隧道公司雀儿山隧道项目部。2012年6月,我们公司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队伍,来到国道317川藏线雀儿山安营扎寨,向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特长公路隧道宣战。  相似文献   
8.
布什推出"先发制人"战略,旨在借反恐旗号,增强美国对外采取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并借此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先发制人"战略隐藏着美国进行强权扩张的政治野心,伊拉克战争则是"先发制人"战略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战略途径。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类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而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使其真正融入城市,事关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品质,其影响力和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角度,探究城镇化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培育市民文明出行意识,是保证城市交通顺畅,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文明城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针对市民文明出行意识薄弱,对不文明行为缺乏抵制;家用轿车不文明驾驶较突出;公共交通中的不文明行为影响城市形象;非机动车驾驶人员违章现象较为普遍等问题,培育市民文明出行意识,要积极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