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千 《工会论坛》2010,16(1):147-149
通感现象在欧洲很早就被发现,并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在中国由钱钟书1962年提出后才在学界引起注意。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并没有提出通感一词,但通感在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中却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与中国古代佛道思想的兴盛不无关系。佛教的“圆通”教义和道家的“内通”的观点影响中国古代诗人,使通感得以运用在诗歌创作中。  相似文献   
2.
国家财政投入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手段。由于投入额度巨大(据统计2009年国家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投入高达2300多亿)、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有必要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严格的绩效评价管理。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深入剖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出建设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生态竞争是在高校德育生态系统中发生的竞争现象。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是竞争的参与者,具体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客体是参与竞争的各方所共同争夺的对象以及要获取的共同的目标物,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声誉资源等。其中,高等学校的师生既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又是其客体。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各不同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各不同客体之间是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马千 《青年论坛》2010,(6):134-136
通感作为艺术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大量运用。关于其理论大多认为源于西方,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已运用得很成熟。通过分析讨论用味觉表达听觉感受的通感,分析味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对于音乐欣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千 《理论学刊》2012,(12):84-88
建国以来,我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经历了一段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在正式制度的主要影响作用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权威在建立之初首先直接生成了形式权威。这种权威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是否能够转换为实质权威主要受到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生成是在一定制度空间中进行的,制度空间的区域性和社会性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等要素共同构成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马千 《工会论坛》2009,15(4):169-170
庾信是六朝骈体文的集大成者。他的《哀江南赋》将骈体文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六朝骈体文的巅峰之作。《哀江南赋》通过对比喻、夸张、借代、示现、镶嵌、省略等多种修辞方式的巧妙运用,形成了很高的修辞艺术水平,展示了鲜明的写作风格。而这种修辞艺术和写作风格,对于揭示和深化慷慨悲凉、凄楚婉转的文章主题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