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骆奎 《世纪桥》2011,(1):51-5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而唯物史观自创立开始就被误读为一种“经济决定论”。对“经济决定论”的超越,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别走了不同的道路;早期西马的超越逻辑主要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路径,而阿尔都塞的超越逻辑则体现了科学主义的哲学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的超越扩展了马克思哲学的讨论域,有利于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真语境;而马克思的历史观并不是把一切现象都还原成经济作用的历史决定论,它本质上是主客体统一的社会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技术既有积极地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已经认识到了随着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对技术的批判方法论经历了由人本主义传统向社会历史批判的转换.对于技术发展的意义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进行审视,一方面既保持对技术异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批判维度,同时也要看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超越技术自身困境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金是政府的利民政策,然而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许多难题,这集中体现在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公平性问题。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公平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助学金评定的公平性问题;另一方面是国家助学金能否真正发挥其助学和育人功能。要解决这两重难题,需要学校结合实际工作完善助学金民主评议方式,加强对贫困生的自强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脱贫。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诗意般语言和严谨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产业工人被奴役的生存状态,马克思将这种不合理现象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如大多数学者所指出的,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中主要以伦理批判为尺度,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更多的是用的历史批判的尺度;那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其出发点即对产业工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怀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们凭经验完全能够观察到马克思所揭示的异化劳动现象,虽然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和结论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但其关怀的尺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应该历史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工人异化劳动现象,同时要努力改善产业工人的现实生存状况,这也是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应有的尺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