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方法意识和境界意识的生成与加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功能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魏博辉 《学理论》2009,(27):108-109
哲学思维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哲学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是由哲学的本质,即“批判性”决定的。然而,在哲学发展中需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不可变与可变、继承与批判三个基本关系,这也是哲学创造发展的主要条件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哲学语言对于哲学思维具有导向作用,哲学语言的发展促使着哲学思维的发展.因为哲学语言本身具有着开放性和“内在的”创造功能,无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上看,还是从人类社会范围的横向上看都是开放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哲学语言,引导和促使着哲学思维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哲学的"原点",这是由哲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尽管不同的哲学家对于"什么是哲学"的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但我们可以从这些不同的诠释中寻觅出其所共同蕴含着的深层的哲学意味,那就是哲学的本质即"理性",这是一种反思的理性,理性的哲学充分地依赖于语言。所以,没有语言就没有哲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理性的哲学的"原初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教育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中,重在激发和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哲学是其理论基础,夯实基础尤为重要。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从  相似文献   
6.
论宗教思维——兼论语言对宗教思维的导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思维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出现,它既有理性思维的进入,又有非理性思维的渗透,但其理性不能贯彻到底,因为最终它要为信仰服务。宗教思维的运行离不开语言,它由语言的导向而运行,但语言对于宗教思维的导向具有“不充分”的性质,因为宗教思维可以不完全依赖于语言的引导,还可以通过实物或行为引领宗教思维的前行,以非理性的思维形式,直指信仰者的心灵深层。  相似文献   
7.
儒释道:天人和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释道的"天人和谐观"是在中国特有的生产实践水平基础上,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天人合一"是儒释道共有的中心理念,从中具体反映出其"整体观"、"平等观"、"内在价值观"等.儒释道从不同角度诠释的"天人和谐观"共同构成了今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语言,因为哲学思维是反思性的思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其相应性,当语言和思维发展到高度抽象时,哲学才能真正地产生.在此之前经历了纯交际语言一超理性思维、象形语言一低级直觉理性思维、意象语言一高级直觉理性思维,抽象语言一理性思维的漫长道路和阶段,语言和哲学之间关系的展开尽现在这一历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先进的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时代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正是因为其理论本身的这些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党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建构了邓小平的实践哲学。邓小平的实践哲学不仅解释着世界,而且改变着世界,它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作为其理论的精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独到的实践观点和不同的实践模式,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创新,由此形成了邓小平实践哲学的个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