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世纪以来,学界对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兴起和失败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与农民运动的关系、国共两党的农运政策及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近十年来学界关于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的综述,有利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园异类文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类文化的产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人 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文 化引导,使异类文化有利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从抗战结束时世界五大强国之一变成了仓惶逃离大陆的“国际弃儿”,南京国民政府经历了一个从辉煌到没落的全过程。从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是失败的外交。其外交失败的原因包括政府统治的独裁腐败和治理机能的不断弱化,外交政策的频频失误,高估了自身的外交实力和冷战的国际环境对其影响等。研究这些原因对当今新中国的外交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1927年2月27日发生的“阳新惨案”,是武汉国民政府辖区农民运动中爆发的一起典型的反革命势力屠杀革命群众的群体事件。惨案发生后,武汉国民政府积极介入惨案的善后处理并迅速平息事态。武汉国民政府在惨案的善后处理过程中沉重地打击了反革命势力,促进了农民运动的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驱逐鲍罗廷”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舰事件之后,鲍罗廷利用各种机会来限制蒋介石,力图恢复到此前国民政府党政军分权、国共两党合作的革命局面,而蒋介石则期望巩固业已取得的各种权力,双方矛盾发展至迁都之争时已水火不容.值鄂赣僵持之际,蒋介石决定驱逐鲍罗廷,在经过必要的舆论准备之后,蒋将驱鲍的行动付诸实施.由于共产国际坚决反对撤换鲍罗廷,加之蒋介石在迁都之争...  相似文献   
6.
黄家猛 《党的文献》2021,(1):104-110
大革命时期,李大钊在推动中国北方地区革命运动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所存的武汉国民政府资料中,有一份李大钊给武汉临时联席会议的报告,题为《李大钊同志报告》。该报告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详细分析介绍了北方诸军阀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介绍了西南各军阀在京津的活动及意图。根据相关资料推断,该报告的撰写日期应该在1926年11月28日至1926年12月1日之间。李大钊这篇报告为当时武汉临时联席会议作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也为今天研究北伐战争时期李大钊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活动实践提供了新史料。  相似文献   
7.
农民运动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中共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成功,众多西方学者将研究焦点集中于中国农民运动的相关议题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曾有学者对研究状况进行过介绍和评析,但就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的评介而言,则显得不够全面和完整。①为便于广大学者对西方学界关于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