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体制的缺陷是出现这些具有普遍性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一个国家成立或独立初期,或处于重大转型时期,以民主政治为基础的体制建设,是领袖人物的头等大事,与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和建设一些重大项目相比,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2.
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是我国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其中,排除危害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与损害赔偿具有的事后补救功能相比,它起着预防损害之作用。传统侵权法注重赔偿损失,在环境侵权领域应倡导排除危害之广泛适用。但是,排除危害在具体适用时,又必须对侵害者与受害者之间对立的利益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官德养成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受历史、阶级的局限,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从精华方面来看,主要有担当精神、敬业态度、公仆观念、自律意识等;从糟粕方面来看,主要有愚忠、愚民、牧民、制民等思想。当代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建设,应该对传统的官德有所甄别和扬弃,继承和发扬其精华,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当代新官德,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吏治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揭示了体制改革比机制创新更基础、更重要 ,分析了体制形成和运作的信念和系统哲学基础 ,进而构建了包括假设基础、管理哲学、政治体制、行政体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管理手段与方法等七个层次的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体系 ,最后提出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时间在刑法界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在界定合同诈骗案件当中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显得非常重要。“非法占有目的”在合同诈骗罪中只能产生于财物所有人交付(处分)财物之前,在合同诈骗案中不存在所谓的“事后故意”。  相似文献   
6.
先进典型韩行通是大连市典型宣传的成功范例。总结这个典型宣传的实践,可以受到若干启示:领导重视,才能使典型脱颖而出;深入挖掘和准确把握典型的时代内核,才能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创新宣传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典型的影响面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庆庆 《学理论》2010,(15):258-259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着重对该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就其改革思路与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妇女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男女退休年龄不平等导致女性在养老金的分配和劳动就业权益等方面受损,一些政策对妇女地位的负面影响常常被忽视,或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分析法定退休年龄确定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妇女法定退休年龄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9.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保证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要条件。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深刻总结党80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作出的正确决策。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而准确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科学认识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准确把握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必须积极和稳妥地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相似文献   
10.
空白罪状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刑事立法技术,对维护刑法的安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宪法学的角度审视,在立法实践中空白罪状与宪法原则存在诸多抵触之处,如:空白罪状的高度开放性特征有悖于法律明确性原则;空白罪状中参见的规范繁多、效力位阶不一,有可能与法律保留原则相左。除此之外,由于空白罪状参见的规范效力等级较低,容易导致立法权向行政权"妥协"之尴尬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以控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为价值取向的宪政、法治国家原则相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