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9篇
工人农民   42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5篇
法律   755篇
中国共产党   246篇
中国政治   596篇
政治理论   126篇
综合类   6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权力监督体系来维护投资方利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而加强党的监督工作,促进党的监督与企业其他监督系统融合与协同发展是重要途径。文章结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实际,分析了其托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监督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监督的具体措施:明确各监督体系的职能定位和业务界面;实施严格的经营管理分级授权控制体系;加强企业监督体系的融合与协同管理;完善监督职能履行考核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地方创新性立法是推进地方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手段,鼓励地方立法创新是完善我国立法体制的应有之义。为实现地方创新性立法的规范化,应明确地方性事务的判断标准,引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立法决策量化论证。  相似文献   
3.
喻中 《法学论坛》2020,(1):40-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化表达,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形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知。首先,从思想源流来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根基。其次,从理论个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主要特性包括中国性、政治性与学术性。从学科定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既是法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了法治理论谱系中的一种最新形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根基、主要特性与学科定位,既是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前提,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5.
美国动产担保交易法与我国动产担保物权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圣平 《法学家》2006,1(5):82-91
美国动产担保交易法引领着动产担保立法的世界潮流,其中所蕴含的概念和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动产担保法制改革的基础.我国物权立法中如何对待美国动产担保交易法的立法经验是我们目前应予面对的一大难点.文章从美国动产担保交易法的制度特色着眼,参照他国的继受经验,提出了我国动产担保物权立法的应有态度.  相似文献   
6.
刑事简易程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简要介绍了世界各地简易程序的情况之后 ,分析了简易程序的发展趋势 ,认为 :简易程序将向模式多样化发展 ;将体现学习国外的经验与坚持本国特色的结合 ;在目标上既要考虑提高效率 ,又要注意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7.
犯罪控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对这些要素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以实现最大效益是犯罪控制成本所要探讨的问题。司法实践中 ,司法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不良是影响犯罪控制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 ,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犯罪控制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现代行政法与和谐社会具有平等、诚信、法治、公正与效率等共同的理念形态,行政法与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合,为现代行政法之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平衡论是现代行政法的基础理论,现代行政法在政务和谐、经济和谐、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并主要通过立法、程序规制、救济与监督、职业伦理规范等方式来进行调整和实现。  相似文献   
9.
利益可以分为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可以统称为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冲突的现实性。行政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协调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于一个良性的法律和社会秩序之中。  相似文献   
10.
高静 《行政与法》2007,(4):47-49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受教育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应该接受教育的人群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受到比较系统的教育。教育的不公平不仅拉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此,亟需制定相应的对策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