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论是中谚还是西谚,关于“诚信”的警句都有很多。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各种交往中提炼出的道德准则,它对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诚信对维护社会安全的作用更不敢让人小视。最近美国连续发生的大牌公司财务丑闻案,不诚信的行为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恐慌,让华尔街大跌眼镜。为此,美国总统布什不得不在周末发表广播讲话,为投资者恢复信心。布什认为,诚信是美国经济的基石,要让那些做假账者受到严厉惩  相似文献   
2.
相关条例明确指出,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提拔担任领导职务。问题官员最近"频频复出",甫闻山西省静乐县原县委书记杨存虎因"女儿吃空饷"被免职仅仅两个月,随即便出任地级市环保局副局长。紧接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因2010年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被免职的环保局局长去年12月履新。再往前看,还有三鹿"毒奶粉"事件被免职的官员陆续复出,宜黄拆迁事件中被免职的官员再任职等,这些复出都招致了社会质疑。当然人们不是非得跟这些官员过不去,也不是说曾被问责的官员就该永无出头之日。关注的背后,其实是对官员非正常复出的程序焦虑。  相似文献   
3.
丁伟 《党课》2012,(15):84-87
德国市场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比较健康,社会信用体系较完善,公务员队伍建设也卓有成效。然而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近年来德国的贿赂之风不仅丝毫不见好转,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年来,德国不断有贿赂丑闻曝光,其中不乏政府要员和大型跨国集团。  相似文献   
4.
7月11日,公安部的一则通报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的一枚重磅炸弹:因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GSK中国]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5.
荣耀 《侨园》2012,(7):26-27
一份官员的工资单 贝尔市是美国洛杉矶以南16公里处的一个郊区小城,人口约3.7万,17%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均年收入不到2.5万美元,是全美25个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洛杉矶县所辖88个城市中最穷的城市之一.居民主要是蓝领阶层,许多人没受过高中教育.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官员不雅视频和照片、"房字辈"非正常房产、公款奢侈消费等腐败事实连续被网曝,在互联网上出现了部分仇"官"心态的情绪宣泄式围观现象,折射了干群矛盾的加剧。引发宣泄式网络围观官员腐败丑闻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干群利益矛盾激化,化解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消除干群之间合法性利益不公,即避免官员合法化谋求特殊利益的可能。只有消除了干群之间合法性利益不公,才能彻底消除民众对官员的不满情绪,才能使社会民众把追求公平的主要打击目标从官员群体上慢慢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美丽。  相似文献   
7.
热词     
《党政论坛》2013,(24):11-11
媒治 即通过媒体管理社会,或是人们期望通过媒体曝光来解决社会问题。近来几起公共事件都表现出同样一个特征,丑闻曝光后,主管部门进行了迅速的处理。例如,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办证难的问题,之后,当地政府迅速作为,涉事民警立即受到处罚,很多评论指出,这正是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媒治”特性。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4,(10):14-15
“你问我做公益的初衷?其实当时我刚做了父亲,出于为人父的本能和敏感吧,希望自己这么做能够唤醒国民的担当意识,帮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吃上营养的午餐。”2013年度慈善人物、“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说道。“免费午餐”是我国民间公益组织中发展比较好的,更多的民间公益组织则面临活动不规范、发展后继乏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2011对媒体人而言,是五味杂陈的一年。这一年,新闻事件犹如井喷般大爆发:从瘦肉精、地沟油引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到甬温线动车事故领衔的交通安全问题乃至郭美美炫富牵出的慈善危机问题;从老板集体出逃引爆的民间借贷崩盘到夜盗蟊贼带出的故宫十重门;从小悦悦事件到18名路人的麻木和冷漠引发的道德鞭挞;从拼爹门、开房门、艳照门到擦鞋门等诸如此类频频爆发的丑闻和事件,这一年如此让人应接不暇、触目惊心、忧心忡忡。为此我们不得不追问:这个社会怎么了?  相似文献   
10.
施平 《小康》2004,(10):22-24
湖北襄樊前后两届委书记都推 出了干部"公推公选",但结果截然不 同:上一届导致了基层组织"局部溃 烂",成为丑闻焦点,当事人也因此身败 名裂;而这一届则努力治疗"溃烂",并 试图从源头、程序设计上遏制腐败的产 生或蔓延,取得了初步成功。实质性的 区别在于,一个竭力借"公选"强化自 己的权力,另一个则藉改革主动弱化自 己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