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淮法治》2011,(20):64-65
这是一个精干高效的团队:作为中国烟草总公司安微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内设11个职能部门,下辖4个专卖区局(营销部)及3个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职职工900余人。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曾感慨:"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其实,感慨的很大一部分指向的是世间目渐缺乏的大师品格。大师之品格,在于内修人格、外树德行;大师之品格,在于有独立之精神、有自由之思想;大师之品格,突出表现在其对人文的关注和经世致用的情怀。如果把企业比作"大师",那么这样的企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创业50多年来,红塔集团矢志不渝地坚守着最初的信念、坚守着制烟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9,(4)
众所周知,烟草是云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云南省实际收购烟叶总值124.95亿元,实现烟叶税收27.49亿元;省内卷烟工业企业销量达675万箱,工商税利达创纪录的700亿元……  相似文献   
4.
一1927年2月25日,鲁迅在给章廷谦的信中说:"我不想做‘名人’了,玩玩。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真是无奈之言。没有"名"的人,总觉得人之"有名"是很风光的事,但真到了"有名",如果不是想借虚名来骗钱或牟利,其实是很苦恼的。因为各色人等都要来这"名"上蹭一蹭,或托名以营利,或借名以自炫,或遭拒而恼怒,或仰慕而纠缠,或谬托知己强作解人,或有意贬抑以显其能。总之,"有名"便多是非,名气越  相似文献   
5.
周玮 《公民导刊》2012,(1):170-171
重庆市烟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00年2月组建成立,主要负责重庆市烟草多元化投资和经营管理工作。目前,业务主要涉及全市卷烟及烤烟中转运输、卷烟连锁经营、房地产开发、烟胶产销、烟用育苗基质、浮盘产销,物业服务和酒店经营等领域。2000年成立之初,全市烟草行业共有多元化企业80余家,多数企业处于亏损或半亏损状态,个别企业经营效益也时好时坏,在  相似文献   
6.
正"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1929年,史学大师陈寅恪为国学大师王国维作纪念碑铭,其中深刻阐述了作为士人学者应有的傲然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情殷殷,其言切切,大师之范,令人仰佩;大师之格,令人动容。穿越岁月长河,如今,这句箴言依  相似文献   
7.
朱焱 《南风窗》2007,(15):57-59
3年前,温家宝总理对来访的WHO总干事李钟郁承诺,"将无烟奥运纳入绿色奥运"。但是,当奥运会将全球注意力集中到中国的时候,人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第一烟草大国的烟控阻力很大。这些阻力并不只来自烟草业,还有百姓薄弱的烟控意识。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灵魂,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烟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的具有烟草企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在当前形势下,促进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认真抓好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9.
一个震撼中国烟草界的消息近日从红塔集团传出:2009年,"红塔山"品牌销量将突破210万箱,"玉溪"品牌销量将突破52万箱,"红塔山"、"玉溪"将双双创造单品牌税利过百亿元的纪录.中国烟草标志性企业的两大重点骨干品牌正迎来新的发展高度,成绩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0.
控烟难在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英年 《南风窗》2011,(4):56-57
中国有一句一针见血的说法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正是当前中国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爽约的最佳写照和解读。新年伊始的1月9日,中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5周年的限期到达,而中国履约的结果是全面爽约。今年初经济出版社刚刚发行的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评估报告的四点结论是:控烟效果微弱,吸烟率居高不下;烟草流行后果严重,成为"第一大杀手";控烟履约绩效得分很低,与《公约》要求差距巨大;烟草业阻挠控烟工作是导致控烟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