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文学科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共同的演变过程:从起初的主要是基于个人兴趣的、意在谋求个人学养的活动,到后来的相当理性化的、旨在获取人文学识及理解人文文本的活动,再到今天的几乎彻底自然科学化的、其目的在于探寻人文世界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这一日趋客观主义化的演变过程充分表明,今天的人文学科已经与其起源时期的本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异,并且由此引发出一个极其严竣的荒谬后果:人们的人文素质并没有随着人文学科建设的加强而获得同步的提高;不但如此,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情况反而与此完全相反.为此,本文建议,人文学科最好不要象今天十分流行的那样被定位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性学科而应该被定位为其根本目的在于谋求人们的人文学养的学术性学科.  相似文献   
2.
文革结束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合力,原先光芒万丈的人文学科,其社会行情一路低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幅度倾斜于“重理轻文”,只重理工轻忽文史,鄙文科为虚学,尊理工为实学。  相似文献   
3.
为了响应民族高校的办学宗旨,培养出适应民族地区需要的适切性人才,民族高校的人文学科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即对家乡、本民族的关注与责任,培养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素养,加强课堂与民族地区的联系。民族高校人文学科培养现实关怀的主要办法包括: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情感和责任意识、了解追溯民族文化的历史、把握地方文化的特色、站在民众的立场以及立志做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学界与历史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历史学是不是科学,换句说说,历史学在何种程度上被称为科学?从表面上看,这是史学本体论所首先要面临的基本判断问题,但实际上,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是学术界对历史认识的性质及特点存在着不同看法的反映,即  相似文献   
5.
大师的分量     
顾土 《党的建设》2010,(4):50-50
大师首先是专家。只有专家的师表,学者的楷模,教授的教授,才可以称之为大师。什么是专家呢?专家需要成就,成就就是研究成果的多年积累,而成果并非人云亦云,也不是前人的成果再换另一种说法。一个人假如连这样起码的专家资格都很可疑,就更不必说是什么大师了。专家是一个专业内的高手,所谓专业就一定要具备技术,没有长期的技术训练,专业水准也不可能高于一般爱好者。人们一向以为许多人文学科无所谓技术,所以,国学、文化等等,封号就更为随意,反正沾上本国的、中  相似文献   
6.
7.
学位论文主要是指研究生为取得学位资格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它一般都是导师承担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的一部分,甚至全部,是导师的科研思想和学生研究工作的总结。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是人们借以了解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掌握科研信息、研究学科前沿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对科研人员选题、知识创新起着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很多学者讨论过"中国为何无科学"这一问题,答案各不相同.梁漱溟、冯友兰、胡适等人代表了人文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而言,任鸿隽等自然科学家的看法,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任鸿隽等人的基本看法是:中国之所以没有科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归纳方法从来没有在中国得到过发展;归纳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实质,归纳方法就是科学方法;要在中国发展科学,就必须首先提倡和宣传归纳方法.  相似文献   
9.
苗炜 《新民周刊》2012,(39):87-87
人文学科目前在走下坡路,一直在走下坡路,不过,学人文学科也不是全无用处,学人文学科会使你学到大量的比喻。我同事的闺女,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她本来想去中央美院读艺术史,后来觉得太奢侈,这闺女学艺术史或历史都不会饿死,因为她父母为她攒了不少钱,她将来可以做学问,或者嫁人。衣食无忧的孩子,应该去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我们...  相似文献   
10.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本应共同成为大学教育的三大知识支柱,它是一种渗透在各门学科当中并能联通各门学科的精神价值,在本质上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应该顾及人文学科特性,应该努力促进师生对于精神价值的相互开放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