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15):44-47
濒危的刀鱼可以吃,可以卖出天价,但能整出这个活色生香、柔肠百结的大场面吗?希望中国富豪跑步跟进。犟头倔脑的刀鱼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吃,绝对是个大问题。过去焦点在温饱,今天的差别在吃好吃差,还涉及与谁一起吃,在哪里吃,吃什么最风光最邪门。于是,一年四季风物自然演绎成一档节目,比如河豚鱼、刀鱼、大闸蟹等。这类风物被运作...  相似文献   
2.
《今日上海》2014,(10):60-60
今年9月16日,10万尾人工繁育的刀鲚苗种在长江口水域被放流,标志着刀鲚人工繁育科研成果在渔业产业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贺莉丹 《新民周刊》2012,(15):28-34
陈兴法清楚地记得,"在2000年左右,一网打下去,能捕获大约十几斤左右的江刀。现在,一网能捕到一两斤江刀,就算蛮好的了。"江刀,曾是在阴雨连绵、桃花逐流水的春天里,中国长江沿岸民众的厨房中最早端出来的时鲜鱼类菜肴,它曾经的稀松平常状,与而今餐桌上常见的凤尾鱼而言,并无二致。今年4月2日,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渔业队在长江...  相似文献   
4.
蒲琳 《新民周刊》2012,(15):46-47
北宋文豪兼"吃货"的苏轼的那句"恣看收网出银刀",将阳春三月,桃花初开,渔家捕捞刀鱼的场景描绘得通俗易懂,既有动感,又有现场感。我国作为鱼的王国,亦是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下了大量吟咏名鱼的诗句。其中,有着"长江第一鲜"之誉的刀鱼因其细嫩鲜美,肥而不腻,更是博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厚爱。刀鱼,学名刀鲚,因为它颜色...  相似文献   
5.
2012年,作为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鱼,价格一路飙升到每斤8000元,前不久江苏张家港一条长45厘米、重325克的长江“刀鱼王”,更是拍出了5.9万元的天价,相当于每克180元,贵比黄金。由于在江河里越来越难觅踪迹,即便逮到刀鱼也会出水即死,而人工繁育的技术还没有成功,眼看商机无限却无人能破解这道财富谜题。江苏汉子杨根宏,毅然投进去千万资金“吃螃蟹”,然而因一个小小的疏忽几乎全军覆没。不服输的他又连续攻关,如今一跃成为国内养殖长江刀鱼最多的人,3年内,产值将达到惊人的5亿元!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奇人?  相似文献   
6.
应琛 《新民周刊》2012,(15):36-38
郑金良说,与环境污染相比,过度捕捞给渔业资源造成的影响更大。他表示,"如果拿出6到8年的时间全面禁止捕捞,给江刀三四个产卵的周期,就能形成新的鱼汛。"曾几何时,鲥鱼在经历了产量骤降之后销声匿迹。野生河豚鱼也曾一度"绝迹",后经人工养殖放流,现虽得以恢复,但产量不可同日而语。近日,《新民周刊》记者走访了江阴市申港镇创新...  相似文献   
7.
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数年的野生河豚再现长江,郑金良眼中泪花闪动:我估计4年前放流的河豚今年洄游长江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称为长江三鲜之一的  相似文献   
8.
编与读     
《新民周刊》2012,(16):8-8
《刀下留鱼》(2012年第15期)甭说刀鱼了,郑州周边所有有水的地方,都被电鱼的给糟蹋完了,根本没人管。钓鱼是可以的,不会影响鱼子,电鱼就不行了,直接给鱼灭种。  相似文献   
9.
宰飞 《当代贵州》2022,(11):70-71
每年清明时节,长江刀鱼上市前后,关于它的话题就在上海热起来了.早年,刀鱼只是上海人日常食用鱼类中的一种而已.直至20世纪90年代,年产量也有1000多吨.而到了2019年刀鱼禁捕前夕,年产量下降到不足100吨. 正当人们担忧刀鱼要永久消失在长江里时,它突然回归了,回归得让人猝不及防.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鲜     
张家港有222平方公里的长江水域,水产丰富,尤以鲥鱼、河豚、刀鱼为珍品,称"长江三鲜"。鲥鱼状似大鳊鱼,银白色,鳞片肥嫩清鲜,多脂肪,故亦可食。每年5、6月从近海游入长江口,觅食产卵,渔人驾船撒网捕捉,产量最佳地段为十一圩港出口江中。食用鲥鱼,可清蒸或红烧,味特鲜美,清香不腻,古时列为皇帝"御膳"珍肴。如入药,有消肿、温脾、润肺功能。近年来,因过度捕捉等因素,产量锐减,濒于枯竭,长江"三鲜"之鲥鱼,渐为回鱼所替代。河豚,每年时值"雨水"开始捕捉,农村有"猫咪叫正,河豚起身"之说。清明节前后为捕捉旺季,至"谷雨"乃止。其身大尾小,头圆口小,自行充气时身如球形,故又名"气鼓子"。背部黑褐色,有花纹,腹部白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