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锴 《观察与思考》2014,(11):34-40
步入深水区的改革往往更具有存量改革的意味。它要持续进行,必然涉及既得利益集团之既得利益的调整,所以改革的推进会困难重重,阻力多多,乃至举步为艰。本着现实与理想结合,实然与应然兼顾的理路,从在改革认识上明辨草创之难与守成之难的各自特点、在改革思路上认清立足现实与理想向往的各具其理、在改革理念上洞悉人为努力与遵循规律的各具意义、在改革内容上关注实然思维与应然思维的各自优劣、在改革路径上明察顶层设计和摸石过河的各自优长、在改革评判上透视形似改革与神似改革的各自意蕴六个方面的视野,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旨趣,期望有助于人们树立起推进深化改革的正确观念。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现代性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现代性由于具有“西方中心论”倾向,在其全球化过程中引发了民族主义的反弹,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内在矛盾源于现代性的内在缺陷。面对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和发展现实,后发国家的民族主义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民族国家欲自强于世,必须全方位的追求现代性;另一方面要保持民族的独立品格又需要对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现代性进行有吸收和借鉴。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就是在这一困境中进行着艰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发展视角,对邓小平1978年访问日本予以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这次出访具有划时代的文化实践意义。具体表现为:摆脱教条主义和文化守成主义的束缚,务实地对待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在学习、请教中实现新的文化融合,也触及了微观层面的文化问题,并开始把与西方的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5.
死刑废除是由众多原因导致的复杂社会现象,其成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国能否废除死刑与今后社会转型中的工具本位转换、政府责任主导、文化守成改造和学术取向转型呈现出密切的正相关性。详细分析我国死刑废除的发展路径的研究表明,我国死刑废除的切入点应当是在全面破除“工具本位”变革路径的基础上,强化主动型政府责任的承担,全面更新原有重刑主义死刑文化,并实现一定的刑法学术研究创新。而不宜就事论事地照搬西方或人云亦云地顺应国际潮流,空谈死刑废除问题。  相似文献   
6.
把余光中放在“五四”以来中国散文理论批评发展史的视野中来考察,便可发现其创新性小于守成性.在一个特殊的时空中,守成功在固本培元乃至推动发展;正因为余光中散文理论批评的守成性,台湾当代散文因而获取了源自中国现代散文母体的内生动力和蓬勃活力.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如是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李约瑟如是问。面对"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答案在哪里?实际上,这是关于中国教育模式的一道深邃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破解。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先生指出,"从教育模式看,我国大学的教学仍深深地陷入‘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旧模式的窠臼之中。以教师为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长寿企业"大国,据统计,日本拥有历史逾百年以上的企业多达两万余家,位居全球之首。日本"长寿企业"何以传承百年而永葆常青,本文以家训家宪、社是社训为背景资料,通过从家训到社训的伦理自律、和合观与集团主义、忠顺观与归属意识、守成观与传承责任等4方面,分析日本企业的长寿秘诀,以期对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谢晖 《政法论丛》2013,(6):3-15
对司法而言,法律方法可视为除了法律、习惯和法学学理之外,法官进行司法裁判时所运用的“第四规则”,也是法官在司法中保守法律宗旨和规定,并同时有所作为的基本工具依赖.作为“第四规则”的法律方法,在司法中对法律和法治发挥着四种功能:即对法律和法治的守成功能;对法律和法治的外溢(烁)功能;对法律和法治的内卷功能以及对法律和法治的补漏功能.这些功能,有些籍由所有的法律方法获得,如守成功能;而有些籍由特定的或部分的法律方法获得.  相似文献   
10.
浅论《歧路灯》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鲁洁 《理论月刊》2001,(11):36-37
成书于18世纪的《歧路灯》,是一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教育小说。它的教育思想中既有传统的落后守成的一面,又有实践创新的一面。书中的一些思想值得当代教育者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