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4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认为,当前中欧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欧盟对华认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包括:经济上不愿再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而是将中国视为可能对其造成潜在威胁的竞争者;政治上对中国未能向欧洲价值观靠拢感到失望和焦虑;在安全问题上欧盟出现"美国化"趋势,即在"防范"中国崛起问题上,与美国的共同语言开始增多。欧盟对华认知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欧双方实力对比和相对地位有变、美国对欧盟影响力增强。欧盟对华认知变化已导致欧盟对华政策出现一定调整,对华经贸政策更趋保守、更具防卫性和保护性,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议题上强调所谓"中国责任论"等。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盟对华政策调整的方向和力度。  相似文献   
3.
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盟对华军售禁令有其历史背景。禁令迟迟无法解除,一是美国的阻挠,二是欧盟内部 意见不统一,三是借此向中国施压。但这一禁令的解除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应冷静对待。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主要伙伴之一的欧盟,近年来对我国进行的反倾销指控明显增多,从措施及涉案商品看,具有新的特点。这不仅使我国对欧盟商品出口处于不利地位,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欧盟实施对华反倾销措施有多种原因,我们需要采取有力的应对之策,以尽可能减少其对我国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杨柳 《理论探索》2005,(6):136-137
文化政策是一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文化价值观中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恒定因素,其对华战略也深受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对此,应注意从文化角度探讨美国对华关系及中国对美文化外交的应对。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政策在亚洲的推进,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马克思、恩格斯高度关注英国的对华侵略政策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揭露和批判大英帝国对华战争的极端不义性,斥责列强侵犯中国人权和掠夺中国财富的强盗行径,充分肯定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时至今日,与中国始终恪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主义大国始终在对外关系中奉行强权政治。因此,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点:趁慈禧六十大寿,后起的日本国挑战亚洲第一海军——清朝海军一击即中;趁袁世凯与革命党鏖战正酣,逼迫精熟对日外交的老练政治家签下亡国的"二十一条";趁国共合作即将成功,日本发动全面战争以图扩大在华利益;趁大陆与台湾争夺联合国代表权,日本趁机窃占钓鱼岛……回顾历史,日本屡屡发难又屡屡"得手",其时机把握不可谓不精准。  相似文献   
8.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二度执政以来(2012年12月26日至今)的主要演讲及著作中涉华、涉韩言论,可反映出其对华、对韩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华、中、韩的政策。第二次组阁之初,安倍首相为了牵制因领土问题而与日本对立的中国,对韩国总统大加赞赏以向韩国释放善意的信号,并加强了日韩合作。然而,从2014年到2015年,安倍首相在领土问题上的对华强硬立场有所软化,并展示出和解态度。在其2015年2月的施政方针演讲中提到习近平主席,并在4月的万隆会议上与习主席进行了第二次领导人会谈。而另一方面,安倍二度组阁之初强化日韩关系的方针已经明显弱化,这从日本对韩国删除"拥有相同基本价值观"的内容也可以看出。安倍首相为了避免给日本国民留下向中、韩两国让步的印象,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对韩国继续维持强硬态度。2015年8月14日发布的安倍讲话,平衡考虑了各方期许,再度展示出顾及中韩的态度,尤其是对"侵略"、"道歉"等关键字眼的间接使用,但对韩国让步有限。安倍对中韩的整体立场并未变化。  相似文献   
9.
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执行四十余年的对华接触政策不仅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还为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创造了条件。然而,这个惠及多方的政策选项,近年来却在美国战略界的质疑声中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理解这一政策为何曾在过去长期延续,就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在界定接触政策的基础上,对聚焦这一问题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一种观点认为,实力优势、相互依赖以及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促使美国长期对华接触。另一种观点认为,战略精英、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推动美国长期对华接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战略欺骗与克制说服美国长期对华接触。这些观点都存在不足:结构约束只是减少了美国的对华政策选项,并不能说明美国选择接触政策的原因;国内政治固然会影响美国对华接触的战略判断,但中国因素也不容忽视;中国对美战略虽有说服美国对华接触的可能,但目前仍缺乏可靠的实证分析。由此可见,结构约束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相对有限,学界必须更加重视中国对美战略与美国国内政治之间的互动及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据《资治通鉴》记载:三国时期,吕范是吴国奠基者孙策的"财务总监"。当时,孙权尚年少贪玩,常常为了满足其个人欲求,私下里去找吕范要求提供"经济援助"。吕范却铁面无私,遇此类事必先向孙策请示,从不擅自答应,弄得孙权一次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吕范自是满腔怨恨。后来,孙权被派往阳羡县"挂职",私下有什么花销,孙策也总是严格检查过问,弄得孙权很不自在。然而当时阳羡县的功曹周谷很会"来事",每次都为孙权伪造簿册文书,制造假账,瞒天过海,使他不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