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7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95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06,(3):56-56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是,这引起了美国右冀势力的激烈反对和攻击,有些国会议员甚至指责卡特总统的行动违背宪法、背叛盟友,影响美国的历史传统和外交道义精神。这就使得1979年1月15日召开的第96届美国国会的头一天。显得特别热闹。参议院中,议员们一下子提出了6项议案,以后几天又提出了6项议案,目的都是要打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约束,确保美国与台湾所谓“外交”和军事关系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楚泽涵  程小青 《友声》2007,(2):26-30
1961年9月至10月,当时还没有和中国建交的比利时王国国王博杜安一世的祖母——伊丽莎白王太后到中国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访问,并由比利时王室的摄影师留下了一组珍贵的照片,仅就所知,略记其详。  相似文献   
3.
1991年11月中越《联合公报》指出,两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我国同所建交国发展关系最根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中韩建交之后,中朝关系从传统的盟友转向一般的国家关系。但1999年6月朝鲜金永南常任委员长访华以后,中朝关系由胶着状态又转向友好并有飞跃,其明显的标志是两国首脑互访。对此,学术界有人认为中朝关系又恢复到传统的盟友关系,而有些人却担忧中朝俄三国是否会形成北方三角同盟。本文围绕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问题,在简要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两国关系的现状,展望两国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6.
6月1日 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与我国建交。台湾的“邦交国”现为24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169个。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友谊有悠久的历史,1950年1月以色列承认中国后,中以就开始了外交接触,两国关系曾朝着建交的目标迈进。朝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改变了“不结盟”的中立外交政策,开始追随美国,打乱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1956年中阿开启外交关系。中以关系中断并进入长达30年的“冰冻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美建交。1982年第12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非斯宣言》含蓄地承认了以色列;中以关系逐渐解冻。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马德里中东和会加速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92年1月24日,中以正式建交。影响中以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中、美、以三角关系和中国、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8.
安全困境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由历史问题所引发的中日民间和官方之间的摩擦与对立愈演愈烈,中日关系 陷入了自1972年建交以来史无前例的困境之中。历史问题似乎成为横亘在中日关系之间 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笔者看来,中日之间真正战略博弈的大幕才刚刚拉开,历史问题 只是浮现在中日关系表层上的冰山一角,潜伏在历史问题之下的中日安全困境才是导致双 边关系发生重大战略性变化的真正原因。显然,认清中日关系的实质,对当前在战略高度正 确认识和把握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中国的和平崛起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 运用国际关系安全困境原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中日关系进行深度透视,揭示两国崛  相似文献   
9.
瑞士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出访的第一个欧洲国家?引起不少人的兴趣。翻开尘封的那段历史或许能解答这个疑问:早在1950年,瑞士就顶着美国压力,成为最早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并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10.
庄则栋,这位蝉联三届的乒乓球世界冠军,举世闻名。在"文革"动乱、反帝反修的极"左"年代,他主动大胆地接触美国运动员的行为,一举叩开了中美建交的大门。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国队获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3项冠军,举国欢腾,万众欢庆,极大地振奋了民心,给正在困难时期的中国人大长了士气。刹那间,一股热爱乒乓球的狂潮席卷全国,人们无不称赞中国运动员的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