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9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轨迹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尔巴乔夫看到了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及其对经济改革的阻碍作用,他先是通过公开性动员社会舆论,寻求人们对改革的支持。随着公开性的发展,苏联历史与现实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揭示出来,要求根本改变斯大林政治体制的呼声占了上风。在这种社会情绪的推动下,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转向了多党制、总统制。  相似文献   
2.
3.
4.
毋庸置疑,俄罗斯独立前是一个世界强国,也是一个公认的亚太国家。普京总统最初的设想是(像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那样)在国际政治的轨道上,通过发展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关系来改变现状,但是设想没有成功。在亚太地区中,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过去和现在都较弱。  相似文献   
5.
苏共有74年执政的历史,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是沿着一条越来越背离列宁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路线走下去的。在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性质、组织原则、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一步步改变了党的面貌,最终亡党亡国。苏共蜕变给所有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处于执政地位的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即由马克思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了。正是在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指导下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把苏联引上改旗易帜的邪路,从而导致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改旗易帜的邪路",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条道路,并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7.
不仅卖艺 戈尔巴乔夫算是个敬业的广告代言人。除了路易·咸登(LV),价格亲民的品牌他也能够驾驭,比如1997年,他和孙女合拍的必胜客广告,这单生意令他入账16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李冠杰 《学理论》2012,(1):40-42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奇葩,它使落后国家短期内走上工业化道路。面对苏联社会中的严重矛盾,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开辟新局面。他在苏联尚未作好改革准备的情况下,短期内进行全面改革,最终无力控制局势,导致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戈尔巴乔夫以"公开性"和"民主化"为核心内容的"新思维"逐渐成为苏联党和国家推动社会改革进程的指导性思想。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宗教问题成为苏联社会持续的热点问题,"宗教热潮"与民族矛盾裹挟在一起的宗教教派冲突,不断搅扰着苏联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廉政瞭望》2013,(17):4-4
很抱歉让某些人失望了。我不仅活着,而且还很健康。我很想知道,是哪些人这么不喜欢我活着。——戈尔巴乔夫接受公开采访辟谣本人去世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