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学与文学之间绝不是毫无关联的。通过语言视角的比较,揭示出法学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们联系与区别。而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又能很好的理解法学与文学之间的相似与差异,这种全新的解读或许对于深刻认识法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毕竟跳出一种学科,从另外一种学科的视域去观察,应该会有某种不同的启示,尽管这在初期可能是浅显的,甚或存有粗陋之处。  相似文献   
2.
近一个时期,连续听了几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总书记的语言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哲理丰富,令人感动,感慨良多。高尔基说:“真正的文学语言……是从劳动大众的口语中汲取来的。”群众语言,不仅通俗,而更重要的是简明、形象、新鲜、活泼,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富有幽默感。毛泽东熟悉群众语言,用起来得心应手。在他的讲话和著作中,运用群众语言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3.
幽默的老舍     
年轻的时候我曾聆听过老舍先生的课,是讲文学语言。本来北京话就有风趣的成分,再加上先生的性格,每说一句话,都透着逗乐儿。  相似文献   
4.
新闻语言同其它语言一样源于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作为新闻语言,它既应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语言,又要有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新闻其实是一门语言的艺术,现根据从事新闻  相似文献   
5.
刘利 《学习月刊》2013,(10):28-29
语言是构成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楚人在先秦的历史舞台上,活动的时间长、地域广,涉及的民族和语言都很复杂。仅就春秋三百年间,被荆楚并灭的小国大约有50个之多。到战国时期,荆楚的兵力曾达到江、河、淮、珠(江)之滨。楚将庄蹻入滇,使荆楚的武装力量和文化最远到达云南。楚国是多民族活动、多种语言并存并用的地区。汉代人刘向著的《说苑·善说篇》里记载着一首《越人歌》。春秋时代楚康王弟鄂君子皙在水上泛舟玩耍,划船  相似文献   
6.
王汶成 《理论学刊》2003,(6):156-158
文论史上的文学语言观可归纳为三大类 ,即载体论、本体论和客观论。载体伦把语言看作文学的载体。本体论认为语言是惟一标示着文学的存在和价值的本体。客体论把文本语言看作是为了读者的阅读而存在的客体对象。笔者认为 ,从完整的文学活动的观点看 ,无论是语言的传递内容的工具作用 ,或是语言的标识文学存在的本体作用 ,还是语言的引发审美经验的客体作用 ,都可归结为一种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万森 《理论学刊》2004,(5):106-110
王蒙创作好评如潮,但评价中也存在误置和误读现象。他从初步文坛开始便独立思考并坚持文学性追求,“寻找”是其创作的贯穿性主题。王蒙文学思想的探索在于建构审视“异化”的整体性美学体系,尤其看重以文学语言的多样化解构语言“异化”。他是有思想气度的作家,是在文学叙事中达到时代高度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8.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不仅是修辞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我国文学语言研究的重要著作。文学语言的奥秘表现在对其主要特征———审美功能与价值的认识上,情感性、形象性、创新性、模糊性是其不可忽略的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9.
梁静华 《新东方》2010,(5):71-73
文学的地域氛围第一要素就是语言,或者说文学地域性其实就等于地域性的文学语言,语言成为了确认自身的方式。崽崽小说中方言的使用极富表现力,生动、鲜活有助于凸现生活的真实感和地域特色,使自己区域的感受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此笔者先对海口方言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然后再分析崽崽小说中海口方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文学言语的表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文学语言是作家心理世界审美意象运动的外化形态。文学语言的品级,决定于作家心理世界审美意象运动的品级。品评一部作品语言的妍媸,要看它是否圆满地完成了作家构想,是否使笔下的艺术世界动心感人,有无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