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 4月 1 1日 ,印度试验发射中程弹道导弹“烈火 2”型 (Agni Ⅱ )成功 ,这是继1 998年 5月印核试后向核武器化方向跨出的又一大步。印总理瓦杰帕伊称这次试验是印度决心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抵御任何外来挑战的最好证明 ;并表示印度决不放弃保持其可靠的最低限度核武器的努力。以鹰派著称的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称 :该导弹的射程超过 2 0 0 0公里 ,使用固体燃料推进装置 ,其作为一种武器系统已具可操作性 ,并具机动发射能力 ,以后再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威胁印度。印度国防战略分析所专家也说 :“这次试验我们等了很久 ,我们应继续进行下…  相似文献   
2.
葛腾飞 《人民论坛》2022,(21):38-41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是中国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下,站在全局性、长远性角度作出的重要判断。面对网络太空力量、导弹防御、快速常规打击力量以及常规威慑等方面跨越性发展带来的巨大安全挑战,以及新兴领域力量与传统核力量、常规军事力量相互联系在一起对国家战略安全造成的体系性军事压力,中国要建强多元化、有区别、分层级、有弹性的常规性战略威慑力量。当前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核威慑力量建设发展,二是聚焦新兴领域和新兴技术的常规战略威慑力量构建。  相似文献   
3.
随着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总体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俄美战略失衡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在非对称条件下,俄罗斯仍时常对美国表现出较为强硬的态度,呈现出与国力对比不符的双边互动态势。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自我定位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出于维持全球性大国形象的目的,在美国延续对俄罗斯遏制战略的背景下,俄罗斯愈发倚重包括战略核打击力量在内的国防能力,并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努力在大国关系中纵横捭阖。执行这种力有不逮的外交路线,对俄罗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防部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于 2 0 0 2年 1月正式出台 ,这标志着在经过近 10年的调整后 ,新世纪的美国核战略已现雏形。新的核战略在坚持核威慑的同时 ,将威慑的对象扩大并且重点发生转移 ,提出建立“新的三位一体”威慑力量体系 ,加强常规和防御力量 ,构建一种全方位的威慑。新世纪美国核战略的调整必将对大国关系、战略态势和未来的国际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经典独自可以用在世界核安全问题上。1945年8月,日本广岛和长崎遭受核弹攻击,全世界首次看到了核武器的破坏力。此后,核威慑一直像“幽灵”一样在世界各地游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冷战时期,随着核武器的不断增加,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核威慑的依赖程度则不断下降,从最大程度的依赖到较大程度的依赖,然后再到较小程度的依赖。冷战后,美俄核威慑战略所针对的对象、目标发生了变化,所依靠的核力量结构发生了变化,核力量对比的态势也发生了变化。在今后20年内,有核国家将仍然坚持和十分重视核威慑战略,最终彻底消除核武器和实现“无核世界”的愿望及趋势,仍显得比较艰难和遥远。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界 ,自 2 0世纪 70年代后期以来 ,有关学习理论及其在外交上的应用 ,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约瑟夫·奈提出的核学习概念即是学习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借助他对核学习的论述 ,来考察印巴之间的核学习及其对印巴核威慑稳定性的作用。文章认为 ,印巴之间所经历的六年多时间的核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巴之间核威慑的稳定性。但是 ,印巴核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随着核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 ,印巴之间的核威慑关系将会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8.
大事综览     
2005年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朝鲜首次公开宣布拥有核武器使朝核问题再度紧张。10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首次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和“无限期中止”参加北京六方会谈。声明称朝鲜已“采取了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坚决行动,并且制造了用于自卫的核武器,以应对布什政府越来越不加掩饰地孤立和扼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声明称朝鲜的“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仍然是一种用来自卫的核威慑力量。当前的现实说明,只有强大的力量才能维护正义和真相”。声明还说:“我们希望举行六方会谈,但在我们认为有理由参加会谈之前不得不无限…  相似文献   
9.
有核国家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利用核威慑推行以核武器为载体的核战略, 服务于一国的国家安全战 略, 在国家的对外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头号核大国, 美国的核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 支柱, 其发展趋势不仅与美国自身的安全密切相关, 更关乎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 度看, 当前美国核战略的调整与发展对国际安全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 同时也不乏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核军控外交的势头高涨,但是核裁军与核不扩散的步伐却依旧缓慢。其原因在于,核武器的作用被不恰当地夸大了。由于核禁忌的存在,利用核武器来遏制核进攻,其作用并不大;除了作为最后手段,利用核武器来遏制非核进攻,这是不可信的。实际上,核武器更多地是被用作被动性的强制力量以及国家地位的象征。从促进防止核恐怖主义、核不扩散、核裁军的角度出发,有必要进一步降低核武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