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斯里兰卡内战长达30年,其内战由民族问题引起。内战后斯里兰卡民族和解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思想意识形态上,总统倡导民族团结、各宗教和平共处。2012年斯里兰卡启动一个10年计划,使斯里兰卡成为一个人人通晓三种语言的国家;积极改造前猛虎组织成员,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开始新生活;难民安置和扫雷工程卓有成效。这些和解措施对斯里兰卡政治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安定的政治局面有力地回应了西方借斯战后违反人权而进行的干涉。政局稳定、国内和平与和谐大大促进了战后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乌克兰在领土完整受到威胁、国内战火纷飞的严峻形势下,于2014年5月25日如期举行了总统大选。总统候选人彼得·波罗申科(Peter Poroshenko)从21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以54.7%的支持率直接当选乌克兰独立以来的第五任总统,6月7日宣誓就职,任期为五年。波罗申科所持的温和立场获得乌克兰大部分选民的支持,是俄罗斯和欧美均能接受的总统人选;他的当选反映了动荡局势下百姓对和平与稳定的期盼。此次选举对乌克兰意义重大,人们普遍希望选举后乌局势能逐渐走向缓和,加快融入欧洲一体化的步伐,逐步实现社会经济繁荣、民族和解及国家领土的完整。  相似文献   
3.
斯里兰卡出现和平曙光李友龙1995年新年伊始,从饱受战争创伤的斯里兰卡传出了令人鼓舞的和平佳音。斯里兰卡政府和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①达成停火协议。该协议于1月8日生效,为期两周。现双方又同意要实现永久性停火,持续近12年的内战终于有了停息下来、实...  相似文献   
4.
缅甸民选的吴登盛政府自2011年3月30日上台以来,在政治、经济、民族和解等领域推出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期到2030年使缅甸迈人现代化的民主国家行列。两年来,缅甸宣称的“不可逆转的改革”成就令人瞩目,获得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缅甸将面临着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在选举获胜以后,把缅甸的政治发展作为自己的优先日程:放弃自身坚持的修宪立场,实现政府权力的平稳交接,组建由各族群和各党派力量参加的联合政府,对议员进行素质和能力培训;努力突破既有的限制,艰难推进困扰缅甸多年的民族和解与和平进程;提出十多项经济政策,努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各领域的公平分配;依法处置中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和突发危机,这些举措都有利于缅甸的政治发展。但由于受到2008年宪法的限制,民盟政府在推进缅甸政治发展方面也十分艰难,而且由于军队的一意孤行,缅甸的政治局势还呈现某种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6年缅甸民盟政府在短时间内确立了昂山素季在党内第一权威和国务资政的政治地位,组建了精简、团结、廉洁、高效、亲民的新政府,推动"21世纪彬龙大会"的召开,在国家治理上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民盟政府与军方围绕以国家强制力为实质内容而展开的博弈、罗兴亚人问题的国际化和若开族群冲突引起的内外风波削弱了民盟政府国家治理能力的建设。民盟政府后续执政仍需在统领、濡化、再分配以及吸纳和整合等国家治理能力上实现突破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保加利亚的政治转型与民族和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保加利亚族和土耳其族的关系充满恩怨。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保加利亚向多党政体的转型过程中,保加利亚不仅维持了国家统一,还与土耳其人达成和解,并未发生严重民族冲突。土耳其人建立了民族政党,甚至一度与保加利亚人联合执政。民族结构、转型期间的国家控制力、民族政党以及跨界民族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9年元月17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说.韩国政府在外国势力支持下选择与朝鲜的对抗政策.否定民族和解和合作.迫使朝鲜军队采取强有力的“军事报复措施”.以消灭叫嚣“先发制人”和“惩罚朝鲜”的韩国战争鹰派。该发言人指责韩国军队对朝鲜频繁挑衅.妄图再次挑起朝鲜西海(黄海)军事冲突.而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也达到了令朝鲜“无法袖手旁观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在实力不对称的情况下,结束冲突,达成和解对于冲突方特别是弱势一方有利。但是,和解进程往往伴随着博弈方复杂的利益计算和讨价还价,策略互动过程显著影响着和解实现的效果。实力差距和要价意志决定缅甸政府与民地武愿意作出多大的妥协,以及能否达成和解。总体而言,缅甸政府与相对实力强但要价意志弱的民族地方武装最容易达成和解。缅甸民族和解进程的回转起伏,关键在于协议承诺的可信性无法得到保证。内战中的承诺困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达成和平需要使反叛组织放弃武装,但在政府武装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缅甸军方背叛承诺风险有所增加;其二,在违约背叛成本低且收益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冲突方背叛承诺的风险也将提高。在缅甸军方重掌政权、政治转型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如何克服和解的困境,将是未来缅甸民族和解进程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0.
杜军 《南亚研究季刊》2022,(2):19-34+156-157
阿富汗的政治演变与部落社会密不可分。部落缔造出了阿富汗近代首个以普什图族为代表的部落制国家,同时开启了阿富汗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不论是君主制、共和制,还是塔利班时代,均可看到部落体制对阿富汗社会变迁和国家治理产生的影响。部落与不同时期的国家政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者常常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虽然长期遭遇战乱,阿富汗的部落至今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本世纪初,阿富汗在内外力量的主导下开启了国家重建和民族和解进程,部落因素仍不可忽视。随着阿富汗局势的演变,受部落影响的塔利班实现了自我变革以及再度崛起,与此同时,部落也留下了深刻的塔利班烙印。历史反复证明族群与部落是阿富汗社会的核心纽带。塔利班再度执政后凝聚民族共识、构建统一和谐稳定的阿富汗仍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