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得煜 《求索》2013,(8):155-157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都涉及了人与自然的主题。其小说创作中显示的自然观、他对自然所取的姿态有一个从早期到后期的嬗变过程,然而,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海明威的自然姿态中存在着明显的悖论与吊诡之处,乃至存在着生态批评在处理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关系中无法摆脱的困惑.这一难以解答的悖论中隐含的仍是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揭示这一吊诡的目的不是要否定生态批评.而是希望从中引发更多有关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斯里兰卡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明珠"、"佛祖的一滴眼泪",海明威则称其为"印度洋上的伊甸园"。中斯两国有近两千年友好交往,东晋澎僧法显、时代郑和等曾来此岛。明代锡兰王四次遣使朝贡,锡兰王子在明代定居泉州.至今尚有后裔。今年是中斯建交s5周年。  相似文献   
3.
4.
真实的高贵     
海明威 《党课》2010,(4):123-123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相似文献   
5.
张朝政 《学理论》2010,(19):199-200
异化是《士兵之家》的重要主题。在小说中海明威主要探讨人与神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问题。他之所以对这两个层面的异化问题感兴趣,这和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及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自从海明威著名的小说《老人与海》问世后,形象冷峻、意志刚强、性格粗犷、宁折不屈的硬汉形象,便越来越受到文学艺术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1,(14):26-26
海明威迁居古巴哈瓦那以后,过着一种类似隐居的生活。一位纽约富商慕名前来拜访,并一再要求海明威在他的日记本上签名留念。海明威知道这位来访者是依靠掠夺土地、买卖地产发了大财的,他不喜欢与这种人交往,但又推不开富商的纠缠.于是他用手杖在沙地上画出了一个签名,  相似文献   
8.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杰出贡献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评论界对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却一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本文从女权主义批评视角入手对海明威的主要作品中主要女性角色进行剖析,旨在阐释海明威不是一个对女性世界麻木不仁的作家,也不是一个所谓的男权崇拜者。相反,海明威虽然更倾向于以男性视角进行创作,但他也是一个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换言之,海明威是一个具有双性视角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潘晓振 《世纪桥》2008,(7):75-76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消化了的经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海明威本人的影子。他们的经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有的甚至惊人的相似,只不过结果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主要表现在简洁紧凑的语言、含蓄的意境、真切的可触性和可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