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42篇
中国共产党   183篇
中国政治   476篇
政治理论   157篇
综合类   22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碧辉 《思想战线》2002,28(4):102-105
形上追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求知冲动 ,更是一种寻找精神寄托和灵魂安顿的渴望。但是 ,这种追求和冲动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在被怀疑论消解着。从苏格拉底到 2 0世纪的语言哲学及后现代主义哲学 ,西方哲学对形上追求的怀疑和消解从来没有停止过 ,大众文化的兴起更为这种消解提供了现实的文化土壤和依据。但是 ,形上追求作为一种本体性冲动是不会停止的 ,因为它表达的是人的超越需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提高 ,形上追求必然会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房福贤  孙峰 《理论学刊》2007,(11):117-122
就山东的地域文化来说,占主流地位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形象,体现着民间色彩的"好汉山东"形象却更为人们所认同、流传更广泛。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水浒传》的传播有着极大关系。《水浒传》不仅在"好汉山东"这一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以其特色鲜明的英雄叙事传统,深深地影响了百年"好汉山东"的文学想象与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从文学创作角度去看,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的问题,是不可取的,但若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它的文化内涵却是很丰富的,它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块独特化石。  相似文献   
4.
随着韩国青春偶像影视剧在荧幕上的热播,韩国影视摆脱了色情和"性"又一次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这里,我们着重分析的是韩国青春偶像影视剧创作的艺术特色。韩国的青春偶像剧结合了青春剧、爱情剧、时装剧等不同类型影视剧的特点,完美再现了其影视剧创作过程中本土化定位、故事化叙事、唯美镜语和感性情结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是知青作家的一次集体出场,也是民族叙事的一次续接。虽然寻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与其宗旨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还是有着自身特殊的精神谱系和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洋 《理论学刊》2006,(8):126-127
在《秦腔》中,秦腔已失去了统摄乡村精神世界的力量,作者不得不突破对象征意象的依赖。《秦腔》的叙事视角使诗意乡村走向世俗乡村,对史诗价值的追求使文本的历史真实性压倒了诗美品格。乡土诗意的消解是乡土文化裂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与构建开放政治体系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叶,对中国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自上一世纪80年代以来,因社会转型而累积起来的各种矛盾也许会在这一时期以更加严峻和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何消解或缓和这些矛盾,避免社会再次出现20世纪时期那些大的历史性动荡,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尤其是共产党人所不得不严肃对待的问题.愚以为逐步开放政治系统,以此拓展共产党执政的社会政治资源,将会是消解和缓和当前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是一个女性文学群体崛起的时代,特别是英伦三岛。这些女性作家要在男权文化背景下进行创作,面临着很多困难,但她们仍以各种方式述说着女性的遭遇,对男权文化进行消解。乔治.爱略特便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9.
徐张杰 《理论月刊》2006,(8):117-119
世纪之交,作为反馈社会生活信息的小说创作,虽然仅是阶段性的文学插曲,却以它“自律性”的节奏,弹指着社会转型时代“世俗”社会的不和谐基调。由此,本文试图从误释的叙事操作、媚俗着读者感观、迷惑于轻质扬文等现象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谭君强 《思想战线》2004,30(5):106-109
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尽管并不存在像现代主义跟现实主义之间那样的明显"断裂",但其间依然显示了独特性。后现代小说在叙事方面显示出如下特征:对作品的复制与多重复制,融合事实与虚构、现实与神话、原创与模仿,消解文学不同类别和体裁的界限,叙述主体的"本体论"运用与戏拟式变换,不可靠叙述者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