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363篇
  免费   873篇
  国内免费   655篇
各国政治   1512篇
工人农民   2100篇
世界政治   44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66篇
法律   16152篇
中国共产党   55642篇
中国政治   64706篇
政治理论   15654篇
综合类   22571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1451篇
  2022年   1749篇
  2021年   2033篇
  2020年   2546篇
  2019年   1221篇
  2018年   778篇
  2017年   1166篇
  2016年   2064篇
  2015年   3752篇
  2014年   12022篇
  2013年   12452篇
  2012年   15714篇
  2011年   15335篇
  2010年   14961篇
  2009年   16431篇
  2008年   17663篇
  2007年   14088篇
  2006年   14514篇
  2005年   7945篇
  2004年   6545篇
  2003年   6009篇
  2002年   6055篇
  2001年   5141篇
  2000年   4157篇
  1999年   570篇
  1998年   342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防应当成为刑法的重要目的。刑法学者虽然口头承认其重要性,但在理论研究上对预防功能始终充满警惕,认为预防具有内在扩张逻辑。因此,学界提出用法教义学体系对预防进行控制。但法教义学的控制方案无法提供清晰的标准和明确的方法,显得左支右绌。预防水平实质就是刑法的调整范围和刑罚的严厉程度,对它的控制应当使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以成本控制的形式进行。成本控制下的最优预防应当成为刑法的规范目标。成本控制理论不仅更加开放和统一,还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法教义学控制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法教义学者将体系化等同于理论统一。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理念以其显著的人民性、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党和国家如何在政治上对待人民生命及其相关事务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遵循,具有深刻的生命政治哲学意蕴。"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理念是习近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阐述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关系、国家治理与人民群众生命权利的关系、社会公正与人民群众生命解放的关系等一系列关系的重大时代命题。因此,这一理念所具有的生命政治哲学意蕴和深厚人民情怀就集中体现为在确保生命安全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在维护生命权利上坚持国家发展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相统一、在实现生命解放上坚持国家的制度完善和人民群众利益全面实现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文化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中华文明史、否认中华文化、否认中华民族精神的错误社会思潮,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呈现,表现为鼓吹“以洋为美”的文明观、宣扬“告别革命”的历史观、推崇“娱乐至上”的消费观、推销“消极庸俗”的价值观,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构成严重挑战。其产生原因在于,受到主体、环境、技术、历史等多维因素影响。基于此,要从批判文化虚无主义本质、提升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增强民族文化弘扬力度等方面,不断增强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免疫力和自觉性,捍卫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的草稿中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通过对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以及相关著述的考察可以发现,"跨越"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有其形成的理论渊源,是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判断。同时,历史分析表明,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具有实现"跨越"的可能。显然,"跨越"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与中国发展和中国妇女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可使其更加适合中国妇女发展的国情,契合中国妇女解放的需要,解决我国妇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已有百年历史,在此进程中,随着国情的变化,妇女理论的主题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立足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回答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从何而来、何以可能、向何而去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需要从党的领导、人的全面发展、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媒介、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分期和妇女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五个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相似文献   
7.
《实践》2021,(4):22-24
在两个百年交汇节点,以建党百年为契机,面向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体现了总书记深邃的理论思维、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具有很强的时空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现实指导力。  相似文献   
8.
重点贫困村25个,贫困发生率高达38.96%,是全国农村贫困率的6.84倍,对于完成灾后重建的玉树市来说,脱贫攻坚任务显得愈加任重道远。五年来,玉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央和省、州统一部署下,把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作为推动发展、助力脱贫的“主引擎”。现全市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得以培育壮大,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总体呈现“三个历史性、四个标志性、五个趋势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的力量源泉,其生成有着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承继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抗击灾难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基因的传承和发扬。从实践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的砥砺和淬炼。准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1,(2)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继承与创新是理论构建与发展之魂,理论创立则引领时代与指导实践。1 7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就确证了她是一个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与发展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系列特征,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