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德国两大"人民党"中,联盟党的支持率保持相对稳定,而社民党的支持率急剧下降.本文基于政党政治中的"社会分野",从阶级投票与宗教投票的变迁来解释两大"人民党"不同的选举表现.北威州与巴伐利亚州分别是社民党与联盟党的传统票仓,但产业结构变迁引起的阶级投票模式衰落导致社民党近年来失去北威州这一票仓,而巴伐利亚州在现代化过程中保留了相当程度的宗教保守主义色彩,这成为联盟党在该州保持统治地位的基础.从全德来看,由于宗教投票模式较之阶级投票模式更为稳定,联盟党比社民党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其他政党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正>(7月21日至8月20日)7月19—30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由希腊新民主党、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激进左翼联盟党、共产党青年政治家组成的希腊多党青年干部考察团访华。■7月20—28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全国执委会培训书记易卜拉欣·玛玛纳率该党干部考察团访华。■7月20—29日,应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初,前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相继爆发以街头抗议等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也就是所谓的“颜色革命”,包括格售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等。“颜色革命”中,充当反对派的各种政治组织十分活跃,扮演着“颜色革命”的主导力量角色。在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中,尤先科领导的“我们的乌克兰”联盟就是这样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5.
胡琨 《时事报告》2013,(11):47-47
2013年9月22日,德国大选结果揭晓,联盟党赢得大选,默克尔成功连任总理。大选的结果,不仅是默克尔本人的执政魅力以及简单的民意表达,更是德国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作用使然。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22日,默克尔率领的联盟党在德国第十八届联邦议会大选中大获全胜,赢得了41.8%的选票,斩获311个议席,距离议会绝对多数仅仅数席之遥,取得了联盟党在德国统一后选举中的最大一次胜利,默克尔第三度受命组阁。默克尔的胜利此次大选结果改变了德国联邦议会长期保持的“五党制”格局,由于自民党的出局,议会仅剩四个政党,联盟党一家独大。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06,(1):58-58
美国:共和党;英国:工党;法国:人民运动联盟;德国:联盟党与社民党;日本:自民党;西班牙:工人社会党;意大利:意大利力量党和北方联盟等组成的中右联盟“自由之家”;希腊:新民主党;新西兰:工党、进步联盟党;加拿大:自由党;澳大利亚:自由党、国家党联盟;瑞典:社会民主党;  相似文献   
8.
晓荷 《世纪桥》2005,(11):72-73
在长达3周的焦虑等待后,德国人 终于迎来了该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 理。10月10日,经过两大党3轮艰难的 高峰会谈,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所在的 社会民主党(社民党)和安吉拉·默克尔 领导的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最终达 成协议:由下届德国联邦议院的第一大 政党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克尔出任下届  相似文献   
9.
<正>1933年6月22日,纳粹党独裁政权取缔了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其实,在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接掌政权之后,新政权就不断挤压德国社民党的活动空间。同年5月,社民党主席团将驻地转移到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一直到1938年,德国社民党都在那里从事反对纳粹独裁的斗争,然后,搬迁到巴黎,1940年又从巴黎迁到伦敦。在德国国内,最初几年里,社民党只能在地方  相似文献   
10.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5,20(3):12-18
在目前德国政坛转换的背景下,笔者分析了基民盟/基社盟在财政税收、劳动力市场、社会、能源、农业、教育、内政外交等重大政策领域提出的主张和构想,并与施罗德所在的社民党进行了部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