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辻哲郎(1889-1960)是日本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化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在他的早期作品<偶像再兴>(<告白与广告>、<三个视点>、<关于创作心理>、<忠言>等文章)中展示了和辻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其中贯穿着一个体现其艺术观的核心思想,即艺术的"人格性的生命".和辻的这一艺术观不仅对于艺术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揭示,而且对当今的艺术创作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启发性.本文主要研究和迁哲郎的"人格性的生命"的艺术思想.将从艺术的"人格性的生命"的形成、"人格性的生命"与艺术的结合的必要性以及艺术的"人格性的生命"的提升,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2.
"花富贵致,风采神韵",这其实是个泊来的题目,引用了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对沈杰松牡丹作品的点评。国画的语言体现是"笔墨",什么样的笔墨语言,就体现了画家什么样的创作境界。它能直接传递画家的艺术观和世界观,体现画家的才思和感情。所以,笔墨的驾驭能力是对画家很深的考验。沈杰松的牡丹,在线条和着色上,力求通过构图反差和墨色浓淡来达到深入浅出的视觉审美效果。他的笔墨不奢华,却很"高贵";不婀娜,却很"幽美";不艳丽,却很"华美"。沈杰松更多的是通过内在的笔墨语言来体现牡丹的"内涵美、深邃美"与"雍容"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以自然为宗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处世哲学,“自然”在他那里具有丰富的哲学与美学内涵,它既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也是他对自然万物天性的认识,表现到艺术创作上就要求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自由、空明的心境,创作出的作品要能表现自然万物的本原性生命,传达万物的纯然本性。庄子的自然主义艺术观,一方面是创作主体所要具备的自然无为的主观精神,另一方面是作品所呈现的创作客体的自然天性。  相似文献   
4.
莫小红 《前沿》2008,(8):194-196
阿多诺以“否定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提出了“艺术是对社会的否定认识”这一命题。艺术一方面保持自主性,与社会离间,另一方面又将自身变成了一种“反艺术”,其目的都是为了批判现实,求赎人性。但是,艺术同时具有自律性和社会性,它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所以阿多诺的批判理论只可能停留在意识的层面上,他的求赎也只是一种审美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5.
看完《南京!南京!》,我觉得很别扭。我看到了一部艺术观足够一流,但历史观不过三流的电影,看到了一个一边成长,一边迷失的陆川。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就是理论被群众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就是其中国形态为中国民众所认可、接受、遵循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今天也面临着艺术理论的中国化、艺术语言风格的大众化、艺术形式的民族化、艺术表现的生活化等诸多任务。为此需要引导艺术创作主体,加强艺术市场管理,注重学生艺术教育,发挥互联网艺术传播功能等,把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7.
邹黎  周晔 《前沿》2012,(5):188-189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王尔德作为第一批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作家,受到广泛的推崇。他不仅影响了郁达夫的艺术观,他的作品也对郁达夫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是俄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以及许多西方社会哲学思潮纷纷涌入俄国 ,从而唤醒了俄罗斯民族的创造潜能 ,出现了俄罗斯民族的“文艺复兴时代”[1] (P5) 。茨维塔耶娃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她早期创作的两部诗集《黄昏纪念册》 (1910年 )、《魔灯》 (1917年 )及1911— 1915年创作的作品中间接地表现了这一时期的哲学、美学背景。在茨维塔耶娃的全部创作中 ,有一个重要的主题———爱情。在她的世界中 ,爱情如同一种自然力 ,是宇宙的第五大元素。在她的创作中爱情不仅是…  相似文献   
9.
川端康成以在东西方文化的坐标上寻找到独放异彩的光芒之点著称。他的作品中散发着浓浓的日本传统气息,也渗透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川端康成文学从宇宙观、道德观、艺术观三方面反映了儒家中和思想内涵,映照出川端寻求茫茫宇宙间超越时空的感人力量,贯通着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追求,体现了对人性本能的尊重和对生命之光的赞美。  相似文献   
10.
闵靖阳 《学理论》2009,(9):136-137
卡尔&#183;考茨基是第二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尽管考茨基晚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但考茨基的艺术观始终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财富。《艺术和自然》是考茨基的艺术观的集中表述。《艺术和自然》论述了艺术的三个维度:艺术的本质;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经济。考茨基认为艺术是有意识的活动,艺术是融汇多样化的和谐整体。他站在唯物主义立场提出艺术要向自然学习。考茨基在文章中着重论述了艺术和经济的复杂关系。研究考茨基的艺术观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艺术思想的演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