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1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9篇
法律   547篇
中国共产党   957篇
中国政治   1306篇
政治理论   481篇
综合类   6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政治合法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价值原则的普遍认同,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哲学人学本体论上坚持"以人为本",并在认识论上准确地认识人的本质,实现哲学范式上人的本体与认识上的同一性,从而达到实践上的知行合一。但是,在关于人的本质及其认识问题上,无论是传统的形而上学人学范式还是胡塞尔以来的现象学人学范式,都没有化解关于人学范式上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内在紧张,这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困境的哲学根源。马克思的人学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和现象学人学范式,在"实践的现象学"意义上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内在统一,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曼 《奋斗》2020,(8):33-34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实施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部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也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和愿望,必须根治道德领域长期存在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大量进入中国,形成"以西人之话语,议中国之问题"的轨迹。本文拟从思想史角度,以詹姆逊、阿尔都塞、巴赫金为例,探索新的视角,将中国问题作为西方理论本身、内在的问题,来思考中国在西方理论中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学术范式与方法和批评实践这几个方面入手,讨论詹姆逊如何运用中国问题的隐喻来建构其文学阐释;阿尔都塞如何把中国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吸纳到他的核心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理论;巴赫金的理论如何从文化转型和文艺批评实践方面与中国形成折叠与对话。  相似文献   
4.
70年来的中共革命史研究,与整个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进程一样,走得辛苦,来之不易。有成绩与进步,也有不足和曲折。本文无意讲述70年中共革命史研究进展的全过程,只是撷取一些笔者以为重要的革命史研究问题,予以切入,窥察7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共革命史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展现的趋势性变化。关于过往的讨论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回望,更重要的还在于由此探寻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论证,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所展开的“文化工业”理论隐藏着研究范式的当代危机。这一危机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范式的理论误读,它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抽象化理解和对文化自律的乌托邦期待;第二,交往范式的形而上学否定,这导致政治民主空间的遗忘和文化批判的精英化倾向;第三,意义范式的生存论遮蔽,它体现为对日常生活意义生成的忽视和人类主体性的美学逃遁。  相似文献   
6.
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关注的必然。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基于文化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基于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  相似文献   
7.
笔迹心理分析与变化笔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迹心理分析要求书写者必须提供按照平时的书写习惯在正常条件下书写的笔迹 ,笔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决定着笔迹心理分析结果的质量。书写时因书写活动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 ,会导致笔迹特征发生种种异常变化。对书写条件变化形成的笔迹进行心理分析时 ,必须剔除其中因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干扰成分 ,才能对书写者个性心理特点做出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造罪犯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的形势,从当前罪犯的构成看,存在重刑犯、累犯、团伙犯、暴力犯、涉枪犯、涉毒犯、经济犯增多的特征。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认真分析教育改造面临的新情况,深刻分析形势和任务,在观念上、方法上做顺应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后晚清社会动荡不宁,西方殖民势力楔入中国,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的统治展开了一系列自我变革。透过这些社会变化的表征,可以发现在内外的交互冲击之下,晚清的社会性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及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背景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学界对这个新的阶段的认识还不尽统一,有的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有的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它所出现的一系列最新情况和变化确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上层建筑和全球化四个方面。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无法回避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对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以及面对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作再认识、再探索、再更新、再发展,使之真正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科学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