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是与我国存有领土争议面积最大的周边国家,中印边界冲突问题是关系我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麦克马洪线”的划定是否具有国际法效力是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核心,也是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基础和前提。2005年《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的达成使这一问题更加明朗化,中印双方应把握机遇,因势利导,进一步推动两国边境问题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2.
中俄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同俄罗斯联邦的关系经过十几年的的磨合,不断向新的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发展。中俄两国总结历史教训,顺应时代潮流,在新形势下,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和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边界问题最终全面解决消除了可能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后一个障碍,对于进一步增加两国的平等、互利,深化全面合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综观中俄两国300多年的交往历史,目前的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21世纪我们将迎来中俄全面合作的繁荣时代。一胡锦涛主席2003年访问俄罗斯时,称中俄关系是大国关系的榜样。当前大…  相似文献   
3.
姜毅  文龙杰 《人民论坛》2013,(5):238-240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关系无论在应对新挑战方面,还是在满足各国外交战略的需求方面,都走在了国家关系调整、地区结构重塑的前面。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是发展最顺利、合作最广泛和最深入的,未来也是最具有稳定预期的。它们之间漫长的边界已经成为和平友好、稳定和谐的睦邻地带。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不少国家之间有边界争议,是世界上唯一面临这么多边界争议的大国。这些边界问题很多是老牌殖民者、侵略者在周边国家制造并遗留下来的问题,怎么对待和处理这些历史边界问题要有一个基本原则和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5.
China has more neighbors than any other country on the Asian Continent and in the Pacific Ocean.Understandably,solving territorial issues remains a pressing item on the agenda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This is especially true since the country began its rapid rise.With the exception of  相似文献   
6.
曾向红  罗金 《当代亚太》2020,(1):113-132,160
2017年6月,中印在洞朗地区发生边界对峙。中方在此次危机中始终保持了克制,并未通过武力方式解决边界危机。这与中国在1962年运用军事手段应对印度的挑衅截然不同。为何针对与同一个对象国出现的同类性质危机,中国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认为,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受到边界功能和决策者对威胁程度的认知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基于中国决策者对边界功能是政治与安全功能凸显还是经济功能优先,以及对对象国行为所带来的威胁认知高低程度不同的判断,将导致中国对边界问题采取四种应对方式:诉诸武力、展示决心(包括军事对峙等)、外交谈判、互利合作。通过对中国处理1962年与2017年两次中印边界危机、1956年中缅边界问题、2004年中俄边界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分析框架得到了初步验证。文章通过探讨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采取不同应对措施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厘清影响中国政府针对陆上边界问题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的因素,还有利于为中国恰当地处理中印领土争端及其他陆上争议边界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进而为改善中国周边外交、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959年9月底.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访美结束后应邀抵达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正如《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指出的那样.“他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宣传苏美和解和所谓的‘戴维营精神’.并试图压中国向美国让步,以利于苏美改善关系。在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赫鲁晓夫要求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再使用武力.还指责中国把尼赫鲁推向西方阵营。台湾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事关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领导人对赫鲁晓夫的言论据理予以驳斥。会谈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8.
成之北 《党政论坛》2010,(12):50-50
有人曾总结说,在打破西方的外交封锁上,新中国有三件法宝,一件是边界问题谈判,一件是经济援助,还有一件就是“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其中“双重国籍”的解决是新中国以侨务促外交的一个大手笔。  相似文献   
9.
梅晨 《东南亚纵横》2001,(10):27-27
为了杜绝犯罪活动,马来西亚和泰国双方已达成协议,决定拆除两国边界各自现有的围墙,把它合建成一道围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中亚地区国家当前面临的内外威胁,如非法武器贸易、毒品泛滥、水资源利用问题矛盾、难民问题、边界问题等产生的原因背景,同时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的现实途径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