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51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内涵的拓展,集中表现为他提出的关于政治就是“大局”和“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这两个观点。它们是邓小平关于政治和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观点。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政治?政治表现为什么?邓小平作了一种新的诠释:政治就是大局。邓小平说:“我这里所说的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犤1犦根据邓小平的看法,“大局”就是与一定历史阶段党和国家的总目标、总任务密切联系的决定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党的命运的问题。解析政治就是大局的涵义,我们可以清…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有一个逐步接近客观实际又因国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偏离实际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及其原因 ,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正确地理解毛泽东的思想 ,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形成的直接后果是中断了我们党早期正确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这“左”倾错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中苏分歧日益扩大和中苏论战日渐激烈息息相关。毛泽东认为苏共在“二十大”以后实行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而断言苏共已“变修”。并以此为鉴戒 ,毛泽东在国内进行“反修防修”的斗争 ,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4.
<正> 一切宪法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英国宪法在阶级本质上,与其他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并无区别,都是"把合乎有产阶级愿望并有利于有产阶级的社会秩序固定下来。"它是英国资产阶级意志的反映,是为巩固英国资产阶级剥削和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权服务的。但  相似文献   
5.
<正> 1871年的3月18日,巴黎人民拿起武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巴黎公社.公社虽然只存在了72天,但却放射出"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社会革命的曙光."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先驱.从那时起,12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形以及这一政权的法制实践,仍然以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给人以启发.在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20周年的时候,面对  相似文献   
6.
李颖  方蔚 《世纪桥》2004,(6):38-40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的基层单位开展的一场政治运动。 196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阶级斗争,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和绝对化。1963年2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关于城市"五反"和农村"四清"问题。3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二届五次全委  相似文献   
7.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分析阶级社会的重要理论框架.工人阶级集体行动理论是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研读,我们发现马克思对工人阶级集体行动理论的高度自觉和系统论证以潜在的方式贯穿于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始终.互相信任是工人阶级集体行动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化是工人阶级集体行动的内在要求.“制度性”的合作规范是工人阶级集体行动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历部宪法文本中"敌人"条款的演变其实反映了其背后存在的敌人观念的转变。以七五宪法和八二宪法为界,敌人观念发生了从民族敌人到阶级敌人、再从阶级敌人到制度敌人的两次重要转变。而每一次转变的背后都隐含着各种复杂的社会动因和政治力量的争相角力。与此相应,体现在宪法中的"敌人"条款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虽然现行宪法中的"敌人"条款体现的是制度敌人观念,但是,该条款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却极有可能导致制度敌人观念朝阶级敌人观念的方向发生逆转。因此,为了防止阶级敌人观念的"回潮"现象,需要用法治原则和人权原则对现行宪法中的"敌人"条款进行规制,同时,对"敌人"条款本身也要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表明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治国理政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达到新的理论高度,是我们党治国理念的新跨越,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对我们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21,(1):39-41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我们党目前现存的最早的入党誓词,是共产党员贺页朵入党时的誓词。这份入党誓词用毛笔写在一块红布上,只有6句话:“牺牲个人,言(严)首(守)秘蜜(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